寶寶分離焦慮 父母認識協助(下)

寶寶分離焦慮 父母認識協助(下)


分離焦慮症對兒童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響,美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早期分離焦慮如果比較嚴重的話,會降低孩子智力活動。影響孩子將來創造力及對社會適應能力。肯定與鼓勵:多給孩子鼓勵,爸媽應該相信孩子有處理能力,只是需要被肯定。

寶寶托育爸媽四個妙法

漸進式離去:以托育保母為例,媽咪可以先跟著去保母家整天,一兩個星期後,改為半天,慢慢讓孩子習慣。

保管物品:媽媽離去時可以留下寶寶熟悉的物品,像是隨身的手帕或常用的包包,讓孩子感覺媽媽還是陪伴在身邊。

心理準備:先給孩子預告說:「等一下,媽媽要去哪裡……」或者正向地告訴孩子,你之後要去上學會有好多好玩、有趣的事情,來吸引孩子。

肯定與鼓勵:多給孩子鼓勵,如果孩子接受你的離去,跟他說:「好棒」,而非以怒罵的方式說:「不管你了,我要走了,你哭什麼哭!」也不該推開孩子,使用強烈拒絕的肢體語言。

孩子培養自信度

協助孩子培養自信度過分離焦慮

如何引導寶寶上幼兒園的焦慮

1、降低親子依戀:在生活中要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使其感受到成就感,知道自己能獨立完成,自己是可以的。

2、擴大孩子接觸面:從小要讓孩子習慣多人接觸,家庭以外的小朋友和大人,要培養孩子與陌生人打招呼的習慣,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膽小、怕生、怕人等。

3、良好家庭環境:如果父母本身有焦慮傾向,就要認識到自己個個性弱點對寶寶產生的不良影響。在家庭中傳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爸媽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焦慮,對寶寶表現得耐心、冷靜是很重要的。

4、培養孩子生活自理:從小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穿衣、洗手、自己大小便等等。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孩子上幼兒園就比較快適應集體生活。

5培養孩子合群能力:當小朋友來家裡玩時,爸爸媽媽要鼓勵自己的孩子把玩具拿出來和其他孩子分享,以培養孩子合群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這樣孩子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時,就能與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減少或避免分離焦慮的發生。

6、做好入學前的引導:在孩子幼兒園之前,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個有趣的地方。爸媽經常告訴孩子那裡有許多小朋友,幼兒園一起做遊戲非常開心的生活。也可以提前帶孩子到托兒所或幼兒園參觀,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使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嚮往與期待。

7、形成新的依戀關係:要讓孩子適應父母不在場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戀關係。回到家裡,爸媽要問一問寶寶在幼兒園是怎麼玩的,不要帶任何的暗示,就讓寶寶憑自己的理解和表達敘述出來,激發寶寶上幼兒園的興趣。

8、增強幼兒園吸引力:家長來接孩子時,不要接了孩子馬上就回家。幼兒園一般允許家長陪幼兒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活動器械上玩一會兒,但要注意安全。

當孩子玩得高興時,家長要表示應該結束了,並答應他明天再來玩。這樣,幼兒可能會“懷念”在幼兒園玩耍的情景,明天有了到幼兒園更強的動力。

分離焦慮症心理治療取向有下列三種:

一、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讓個案察覺自己不合理的負面想法,減輕焦慮的程度,進而導致行為上的改變。

二、家族治療:父母親和個案一起接受治療,可以讓個案在覺得安全的環境之下,更容易分享內心的擔心和焦慮的情緒;尤其當父母親本身俱有焦慮傾向時,更能因父母親同時獲得治療,而加速減輕個案的情緒困擾。

三、遊戲治療:由於分離焦慮症個案中有許多是8歲以下的孩童,語言發展上還不成熟;更由於分離焦慮症個案進入陌生情境時,通常非常焦慮不安,與治療師很難建立信任關係。因此透過遊戲為媒介,往往能有效降低個案的焦慮與防衛,並提升個案的自我效能。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療法效果未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SSRIs類藥物療效肯定,被認為是治療兒童期分離焦慮症的首選藥物。

對於個別有嚴重焦慮症狀,影響到飲食和睡眠並且軀體症狀明顯的寶寶,可以考慮使用抗焦慮藥物進行治療,以苯二氮卓類藥物治療較好,副作用較少,但一定要在有經驗的兒童心理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

延伸閱讀

寶寶樂觀性格因素與培養

父母身體語言蘊含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