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爸爸媽媽們和寶寶在說話時,你們知道自己在使用身體語言嗎?你們又是否知道你們的那些無聲的身體語言,有時候甚至比言語的能量還大。你們會恰當地運用身體語言和寶寶溝通嗎?
身體語言要與你說的話保持一致——表明你的態度
1歲之後的寶寶,會爬了,會走了,甚至會跑了,這些運動技能的發展擴大了寶寶的探索空間,同時爸爸媽媽對孩子的評價也多了起來——當然有時是批評,有時是表揚。這時,你的身體語言要與你想表達的意思完全一致,含義要明確。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含糊的身體語言會讓寶寶誤解。比如,有一天寶寶突然打了你一下,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行為。
你會有怎樣的反應?你有些不高興,也有些意外,這小子,居然會打人了,勁還真大,你再打媽媽,媽媽就打你,然後你假假地拍了一下寶寶的屁股。
你知道,當時你的表情是怎樣的?有一點點責備,但也有點興奮,眼睛甚至有點發亮。結果,這個態度不明的表情,在寶寶看來,意思是媽媽在肯定我的行為,鼓勵我再來一次,這是個不錯的遊戲。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表情嚴肅,簡簡單單地告訴寶寶不能打人,打人會讓媽媽難受。雖然寶寶不能完全領會媽媽說的意思,但他能從你的表情裡判斷出這個行為會引起媽媽不好的感受。 (請注意,這並不是鼓勵你用大驚小怪、驚慌失措的表情制止他)。
同樣,當寶寶自發完成一個動作時,比如舀起一勺飯餵到嘴巴里,把玩具撿起來放到玩具箱裡,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小腦袋,給他一個甜蜜的親吻。
寶寶能從媽媽愉悅的表情、親暱的動作中知道這麼做是正確的,受到了媽媽的讚許,今後他會更多地這麼做。這甚至比你用語言表揚他寶寶真棒更能讓寶寶感到高興。
TIPS
心理學研究說,這不是小題大作
在寶寶3歲之前,如果媽媽總是及時對寶寶的行為、感受作出正確、清晰的反應,那麼寶寶就能逐漸明白什麼樣的活動會產生什麼樣的反應,是喜歡還是討厭。
久而久之,他就可以預計別人會出現怎樣的反應,那麼相應地他就知道這個世界是可以預期的。這可是寶寶社會化發展的基石。
要有意識地增加目光交流——向寶寶示好
還記得寶寶在剛出生的那幾個月,不管是睡著了,還是躺在你懷裡吃奶,你都會充滿愛意地望著他,不過,當寶寶慢慢長大時,你還會這麼做嗎?你還和寶寶有頻繁的目光接觸嗎?
溫柔的注視是給予安全感。
一旦寶寶會走了,他和媽媽,和家裡所有人的關係都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為什麼這麼說呢?回想躺在床上的寶寶,他只能用哭聲、哼哼聲把你叫過來,不過現在,他可以自己走過來找你,然後再走開一下。
寶寶和媽媽是如何保持聯繫呢?目光接觸。從心理學來說,與媽媽的目光接觸是為了消除空間上的距離。
在小區的遊樂場,寶寶走出去幾步,又回過頭來望著媽媽,這時候媽媽用肯定的目光回應他,並點點頭。於是寶寶繼續往前走,去研究一下哥哥姐姐玩的滑梯。
這是我們都熟悉的場景,寶寶其實在試探我能走多遠,但他又不確定往前走是否安全,所以他要回頭找媽媽,媽媽的及時回應能讓他知道媽媽一直在關注他,寶寶在媽媽視野範圍之內,讓他獲得安全感。
溫柔的注視是接納。
2歲前後,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衝突增加了,此時,媽媽的目光錶現顯得尤為重要。當寶寶不合作時,其實他心裡也是有些害怕和不安的。
如果媽媽眉頭緊鎖,用責備、惱怒的目光注視寶寶,或者不直接看寶寶——迴避寶寶的目光,如此消極的目光會讓寶寶感到更大的不安,反而激起他的反感和反抗。
相反,如果媽媽改用柔和的目光,寶寶讀到的是溫和、接納的信號,寶寶消除了心中的不安,取得寶寶的合作會更容易一些。
溫柔的注視是尊重。
媽媽常常不明白,為什麼寶寶跑過來對自己說話時,總是要先叫一連串的媽媽,媽媽。這是因為,寶寶希望你看著他,聽他說話。大人之間溝通時,不總是面對面,眼睛對視著嗎?只有看著寶寶,寶寶才認為你在聽。
如果媽媽一邊做著別的事情,一邊漫不經心地回應,會給寶寶造成一種不被重視的挫折感,甚至讓寶寶感到憤怒。
表達和交流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也更容易讓寶寶反抗父母提出的要求。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在外面走著走著,突然要媽媽抱,那是因為他想看著媽媽的眼睛,只有媽媽抱著他,他才覺得自己說的話,媽媽聽到了。
早教專家提示: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如果仔細觀察幼兒園老師是如何與孩子說話的,你會發現,老師們都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的。道理其實很簡單,蹲下來,和孩子一般高,表示你樂意傾聽他,而孩子也會從中感到尊重。
在對寶寶提要求時,少說多做——用行動來示範
請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寶寶將玩具鋪了一地,媽媽要寶寶自己將玩具都收進盒子,此時如果媽媽一手叉著腰,一手指著地上的玩具,不耐煩地說:快點把這些都收起來,你看家裡亂成什麼樣了!寶寶會是什麼反應呢——害怕,覺得自己犯了錯,不知所措。
媽媽居高臨下的姿態給寶寶造成一種強勢的感覺,寶寶根本就不會聽。而且,即使寶寶聽從了媽媽的命令,心裡也會感到委屈、不願意,這種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命令性的教導方式往往給寶寶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要么因為膽小而屈服,要么反抗父母的要求。
那如果媽媽換種方式與寶寶溝通,效果又會如何呢?首先,媽媽蹲下來,和寶寶保持平視,寶寶就不會感到有種被威脅的感覺了;然後一邊說我們一起把玩具收好,讓家裡更整潔些,一邊撿起一件玩具放進盒子裡。寶寶看到媽媽這麼做了,也會跟著模仿媽媽的動作,把玩具收進盒子。
有時候,在要求寶寶做某件事時,我們真的說的太多,做的太少。動作配合著語言為寶寶示範,這樣的效果比單純的語言指令要好,原因很簡單,因為寶寶一時間不明白你說的具體指什麼,把玩具收起來,怎麼做才是收起來呢,你做給寶寶看了,他就明白了。
同時,和語言比起來,動作更中立,不像語言有那麼明顯的傾向性,更能避免寶寶的反感。
教育學家總是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其實這種榜樣的力量是落實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通過模仿父母的各種行為來學習如何生活。
來源:中國早教網責任編輯:zhihuizaoj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