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這幾年在台灣可是讓許多家長害怕的名詞,對幼兒的成長、發展,以及性早熟、生殖系統的問題,可是有不小的影響,但目前研究指出,使用肥皂來洗手,可以有效帶走塑化劑毒素!家長快來看看。
[vc_video link=’https://youtu.be/pHulNy7kEDs’]
延伸閱讀:預防孩子智力遲緩觀察幼兒行為
幫助寶寶消滅塑化劑DEHP
使用肥皂洗手
認真用肥皂來洗手半分鐘,就可以有效帶走將盡全部的塑化劑毒素,對比沒有用肥皂的消除率只有一成,可以說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洗手時機很多
吃東西前後、上廁所後、玩完玩具、打噴嚏或擤鼻涕後,其實洗手的時機太多了,勤洗手真的可以預防許多細菌、病毒的侵擾,塑化劑、腸病毒都不要來!
大人也要實行
成人要觸摸寶寶之前,請麻煩先去洗手,這是很多人沒做到的事,孩子的抵抗力真的沒有想像中的好,尤其是大人身上的病毒細菌又更多,小孩很難抵抗。
延伸閱讀:幫助嬰幼兒腦部發育五大類食物
幼兒勤洗手 方法也要正確
不正確白洗手
可以發現到很多小孩及大人的洗手方式都是錯誤的,這樣的話效果是大打折扣的,既然都有觀念知道要洗手了,為什麼不認真做好呢?
時間大於30秒
有超過半數的人洗手只是沾一下,這樣是效果很差的,可以教導孩子用唱歌的方式來洗手,教會他一首簡單30秒左右的歌曲,每次洗手就哼一遍,才能有效把手洗乾淨!
洗完馬上擦乾
我們都知道潮濕就是細菌最愛的溫床,所以洗完手後切記要把手擦乾或烘乾,不然剛剛洗完乾淨的手很可能就白費了。
洗手口訣技巧
以往我們最熟悉的口訣就是濕、搓、沖、捧、擦,而現在最新的口訣針對搓這個部分又衍生出了內、外、夾、弓、大、立、腕,有興趣的家長們可以上youtube搜尋示範影片,來搭配口訣記住!
延伸閱讀:爸爸多和孩子互動 正面影響多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