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8 月 新生兒健康 了解寶寶成長及發育
導讀:很多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育一知半解,甚至是不了解的糊塗媽媽也有。事實上,嬰兒的身體很奧妙,很多地方都和成人不一樣,像是他們的呼吸比較快、骨頭比較多,甚至是不會流淚。
一、新生兒的成長及發育
1、認得媽媽聲音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出生後,聽力需要一點時間才會全面發展,但是這並不能阻止新生兒認得和回應他媽媽的聲音。
2、嬰兒不會哭泣
妳一定覺得很奇怪,嬰兒怎麼可能不會哭泣,妳明明就被他的哭聲轟炸。事實上這是指嬰兒不會流淚。在剛出生的3個月內,嬰兒淚腺分泌的眼淚只足夠保護和潤滑眼睛,還不足以滴落。

新生兒哭泣的時候不會流淚。
3、嬰兒骨頭較多
如果妳對生物課本還有印象的話,妳會知道人體的骨頭有206塊。但是妳一定不知道,嬰兒的骨頭是270塊,等到他慢慢長大,骨頭會融合成頭骨和脊椎,漸少為206塊。
4、嬰兒呼吸較快
如果妳仔細的觀察妳的新生兒,妳就會發現他經常呼吸急促的感覺。這是因為嬰兒的呼吸次數是成人的2~4倍。成人1分鐘呼吸12~20次,嬰兒可能多達30次以上。
延伸閱讀:照顧新生兒秉持基本照顧技巧
5、出生時有胎記
大約有33%的嬰兒出生時,身上有著淺藍紫色的胎記,而且女嬰兒的胎記大約是男嬰兒的2倍之多。
6、新生兒會爬行
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新生兒沒有足夠的力量爬行,必須等到幾個月後才有辦法。但是根據研究,如果妳將新生兒放在妳的胸部上,1小時後他能夠爬上妳的乳房並喝奶。
7、新生兒可以看
多數的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都無法近距離地看到東西,但是他可以看到距離20~30公分左右的物體。
8、嬰兒不能吃鹽
剛出生的嬰兒不能吃鹽,因為他們的腎臟發育還不健全,無法處理鈉。大約要等到16週之後才有辦法處理鈉。
9、嬰兒味蕾很多
寶寶出生的時候,味蕾比成人還要多,大約有10000個,分布在舌尖、嘴巴上側和後側和兩端。當他們長大後,額外的味蕾就會慢慢消失。
延伸閱讀:照護新生兒技巧實用小密技
二、照顧新生兒應注意事項
1、盡量讓寶寶睡
新生兒出生後,身體很多器官和組織都會在睡眠中繼續發展成熟。因此,千萬不要害怕寶寶肚子餓,或是吃不夠就將他喚醒餵食。
2、務必勤換尿布
新生兒的皮膚非常嬌嫩,所以相對的非常敏感。加上更出生的時候,寶寶一天可能會排便2~3次以上,尿液也會很多,因此最好勤換尿布,預防尿布疹。
3、照護前後洗手
不論是哺乳、換尿布,或是抱寶寶之前都應該要先洗淨雙手,避免我們的細菌傳染給寶寶。事後最好也洗淨雙手,尤其是換尿布之後。
4、臍帶保持乾燥
新生兒可以不用每天洗澡,因為他們不像成人分泌那麼多油脂和汗水。只是要切記一點,在寶寶臍帶脫落之前,幫他沐浴後,一定要保持臍帶乾淨、乾燥,避免感染發炎。
延伸閱讀:新生兒臍帶護理保持清潔乾燥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l9G9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