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小寶貝開始牙牙學語時,爸媽一定相當開心,但是在歡喜之餘,別忘了要教育孩子說話的方法,甚至有些禁忌要避開,才不會造成小朋友的錯誤觀念。如果語言表達能力還不錯,對於未來的生活相當有幫助喔!
一、別使寶寶語言發展落後
1、家長熱情幫忙
當家長看到嬰幼兒像是想要喝水的樣子,通常就會直接拿給寶寶,不少爸媽就是因為太輕易就滿足小孩的請求,所以當寶寶表示出想法,大人馬上就知道其心意而有所動作,卻沒透過任何語言交流。
2、言語開展慢速
由於家長太過滿足小孩要求的方式,讓小朋友的語言發育較為緩慢,因為孩子不用講話,大人就可以迅速了解其意圖,且還達到其要求,所以使寶寶讓喪失了練習說話的大好機會。
3、引領孩子講話
在家長由小朋友的行為舉止裡面發現寶寶想飲水時,可以給予其一個空水杯,讓孩子拿著空水杯,並於想要獲得水時,會很努力的說出喝水等詞語。
4、鼓勵孩子說話
家長可以多多嘗試此種方式,在小孩將自己喝水的意念落實於言語上,變成以說話方式講水字時,雖然只是幾個字,便會使其歡愉鼓舞。
延伸閱讀:幼兒智力發展語言感知力訓練
二、別使用太多疊字話語
1、父母學習寶寶
現實生活中,經可以聽到家長跟孩子說疊字話,像是吃飯飯、喝水水、小花花、大車車等等不勝枚舉,以疊字講話為小孩語言特定時期的呈現方式,但某些父母卻是跟著小寶寶一味的說起疊字。
2、過渡時期言語
寶寶用童言童語的方式說話,是由於其語言開展限制其明確表示自己的想法,部分爸媽卻認為寶寶只可聽懂此些兒語或感到有趣,也以相同的語言方式與跟寶寶說話。
溫馨提醒:但是這種做法即非常有可能會延宕小朋友孩子過渡至說出完整語句的階段。
3、正確教導方法
嬰幼兒的語言發展,通常都會經過單詞句、多詞句,ㄧ直到可講出完整詞句的這些階段,父母要透過正確的教育,引領小孩的語言能夠往更高的階段去開發。
溫馨提醒:家長要以正常交流的方式,盡可能縮短小朋友疊字使用時間。
延伸閱讀:寶寶語言遲緩讓孩子提早說話?
三、別模仿孩子錯誤發音
1、認為好笑學說
當嬰幼兒剛學講話的時期,多半會有某些聽起來有趣又好笑的不準確發音,部分爸爸媽媽覺得很好玩又很趣味,所以就一直重複著孩子的錯誤語音。
2、寶寶尚在學習
小朋友會有發音不標準的狀況,是由於孩子的發音器官尚未發育完備,聽覺的辨識力以及發音器官的調節力均比較低弱,所以還沒辦法完全控制某些音正確的發聲方式。
3、錯誤暗示誤導
若是家長將錯就錯常常學孩子的可笑的發音,那麼小孩就會學到錯誤示範,以為自己的發音正確,此種累積下來的錯誤發音,也許會因此而相當難以修正。
延伸閱讀:教寶寶學說話正確引導有方法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Baby Centre網站http://goo.gl/7Y24wG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CMyu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