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餵養母乳對嬰兒健康及身心發展有許多好處,近年來政府也不斷地宣導哺餵母乳的好處,希望媽媽們能讓寶寶吃最營養的母乳,但是你知道有些媽媽是不能餵母乳的嗎!到底是什麼樣的媽媽不能餵母乳呢?一起來看看!
一、母乳餵養對媽媽好處
1、降低罹癌機率
研究指出,哺育母乳可以減少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危險,保護母親健康。
2、自然避孕效果
哺乳的期間,排卵會暫停,也可以達到自然避孕的效果,有助於推遲再一次懷孕。
3、促進子宮收縮
哺育母乳可以促進子宮的收縮,幫助子宮收縮到以前大小,減少陰道出血,預防貧血。
4、培養親子關係
母乳餵養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母親享受到為人母的滿足,孩子感受到母親的關心,有安全感,利於母嬰間感情交流。
5、促進身材恢復
不會影響母親身材,母乳餵養可有效地消耗懷孕時累積的脂肪,可促進身材的恢復,並避免產後的肥胖。哺乳期佩帶合適的純棉胸罩可使乳房豐滿,避免乳房下垂。
延伸閱讀:餵養母乳:產後開奶及哺乳技巧
延伸閱讀:母乳餵養:讓寶寶吃飽有訣竅
二、餵養母乳有哪些缺點
1、被寶寶拴住
對許多母親來說,母乳餵養的最大缺點是她們完全被拴在寶寶身邊了。當寶寶饑餓的時候,她們必須在寶寶身邊。
2、飲食須謹慎
哺乳的母親必須對她們的飲食特別注意。既要營養豐富,又要避免那些能夠通過乳汁給寶寶帶來危險的食物。
延伸閱讀:媽咪母乳增加方法及飲食建議
三、哪些媽媽不宜餵母乳
1、腎臟疾病
哺乳同樣會加重臟器的負擔和損害,特別是有腎臟疾病的媽咪,從而對母親的生命造成傷害。
2、患心臟病
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母乳餵養,因為哺乳會使母親的心功能進一步惡化,從而使母親生命受到威脅。
3、患精神病
這樣的媽媽有時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更不能肯定會正確的餵寶寶吃奶,甚至威脅到寶寶的人身安全。
延伸閱讀:寶寶餵奶姿勢及6大注意事項
4、傳染疾病
如果媽媽處於傳染病的急性期時,哺乳將很有可能傳染給寶寶,比如開放性結核病,各型肝炎的傳染期,都不宜進行母乳餵養。
5、長期用藥
比如癲癇病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腫瘤患者,他們如果用藥,藥物都可以滲入乳汁中。如果是母乳餵養,寶寶吃的奶就會含有藥物了。
6、放射性碘
碘同樣會進入乳汁,如果寶寶喝含有碘的乳汁,甲狀腺的功能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要等到療程結束後,再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準,達致正常後再繼續給寶寶餵奶。
7、有毒物質
有毒的化學物質或者農藥都有可能通過乳汁使喝奶的嬰兒中毒。哺乳期的媽媽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遠離有害環境;如果必須接觸有這些有害物質,那就不要進行母乳餵養。
8、細菌感染
這樣的媽媽也不適宜哺乳。一方面,致病細茵或病毒會進入媽媽的乳汁;另一方面,由於身處感染期,患者需要用藥物控制,這些數藥物也能夠進入從乳汁。這些都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
延伸閱讀:哺乳媽媽營養補充及飲食禁忌
延伸閱讀:7種母乳餵養姿勢及注意事項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
圖片來源:http://goo.gl/lioi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