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老一輩常說嬰仔嬰嬰困,一眠大一寸,別以為沒根據,嬰幼兒的睡眠品質與成長和發育有重大的影響。發現寶寶失眠該怎麼辦呢?該如何讓寶寶睡得安穩?如何讓寶寶擁有高品質的睡眠?以下文章家長一起來關心。
一、嬰兒睡眠及成長發育
1、釋放生長激素:
睡眠不僅佔了寶寶絕大多數時間,寶寶睡眠時釋放出生長激素,可促進神經系統以及腦部的發育,因此務必要讓孩子睡眠品質好。
2、睡眠時間長短:
寶寶睡眠時間長短,其實因人而異,統計上1個月前的新生兒約睡16-22小時,之後隨著年齡增加而慢慢遞減,1-3個月大約睡14-16小時、1歲約睡10-12小時。
3、睡眠質量並重:
嬰兒除了夜間睡眠,白天還會再睡1-2次。睡眠要質量並重,提供好的睡眠環境可提升睡眠品質,寶寶若睡眠品質佳,未必要睡得很久。
延伸閱讀:防嬰幼兒斜視:床邊玩具別亂掛
延伸閱讀:寶寶打鼾:分辨原因及早改善
二、寶寶睡不好常見原因
1、寶寶吃不夠:寶寶翻來覆去一直出現吸吮動作,有時候只是需要吸吮,有時候是真的餓了想再多吃一點。
2、肚子不舒服:任何年紀寶寶都可能因肚子脹氣、積便,或單純的嬰兒腹絞痛而睡不好。
3、環境不舒適: 包括睡眠的地方太吵雜、太悶熱,或衣服包被過多或過少。
4、情緒受影響 :遭到驚嚇、虐待或白天太興奮,當寶寶情緒或心理上受到較大的波動或傷害時,自然夜裡會睡不安穩。
5、寶寶遭感染: 常見的感染包括感冒、中耳炎、咽喉炎、細支氣管炎、肺炎、腸胃炎,少見的如腦膜炎、敗血症,都有可能造成寶寶睡不安穩。
延伸閱讀:嬰幼兒睡袋挑選9要素及使用
延伸閱讀:寶寶哭鬧不睡:解讀寶寶睡眠暗語
三、寶寶睡不安穩怎麼辦
1、讓他喝足奶水:
有些寶寶哺乳沒多久就睡著,沒多久卻又哭醒,特別容易發生在新生兒,因為胃較小、缺乏彈性,喝點奶水就睡著,很容易餓了又醒來。可輕輕把寶寶拍醒,讓他再喝足些奶水。
2、檢查更換尿布:
寶寶哭鬧最常見的因素,除了肚子餓、就是尿布濕了,父母務必要檢查,避免讓尿液或糞便等分泌物持續刺激寶寶的肌膚,否則可能導致寶寶產生紅屁屁,屁股會有刺痛感。
3、聽柔和的音樂:
聽柔和的音樂幫助寶寶身體放輕鬆,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説明安撫新生兒,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幫助平靜一些嬰兒。
4、調暗室內光線:
建議將晚上睡眠時將室內的光線調暗,室內光線頂多留一盞小燈,幫助寶寶建立日夜的生理時鐘。
5、調整入睡時間:
生長激素在夜間10點至次日1點分泌最旺盛,所以最佳入睡時間最好安排在晚上9點前,這樣10點到淩晨1點,寶寶恰好處於深度睡眠狀態。
7、輕拍按摩吟唱:
各種輕拍和按摩都能幫助使嬰兒平靜下來。在手臂或搖籃裡搖動嬰兒,或者把他放在嬰兒車裡推動。帶嬰兒去更安靜的房間,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的吟唱來安撫他。
8、白天增加活動量:
當寶寶漸漸長大,整體睡眠時間不需要那麼長了,這時應讓他養成白天多活動、晚上再睡的習慣。
9、睡眠環境溫度:
溫度過高,寶寶會煩躁不安,溫度過低,寶寶會被凍醒;而最有利於寶寶睡覺的臥室溫度為20℃~25。
延伸閱讀:寶寶夜間9種狀況 父母應對方法
延伸閱讀:睡不好長不高?改善幼兒睡眠品質
文章部分摘自騰訊新聞 搖籃育兒百科 太平洋親子網 華人健康網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