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般來說,幼兒2~3歲時爸媽會進行如廁訓練,寶寶因此可以自行上廁所。但是,如果妳的孩子避免前往廁所,或是在洗手間以外的地方大便,妳可能需要特別注意,妳的寶寶有可能是大便失禁,會影響他的情緒。
一、兒童大便失禁的原因及症狀
1、因為慢性便秘
大約有80%的大便失禁案例是因為便秘,不僅包括了沒有每天排便,也包含了排便困難的兒童。有時候大便太乾太硬會造成疼痛,導致孩子避免如廁。或是因為害怕、太忙碌、飲食不良也會便祕。
2、肌張力低和差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便祕可能會導致缺乏協調和結腸肌張力差。也就是排便的時候,肛門括約肌收縮不放鬆。
3、不當如廁訓練
大便失禁通常會孩子訓練如廁的年齡有關。沒有完成如廁訓練的兒童也可能會大便失禁。如廁訓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此專家不建議家長為了弄髒而責備或處罰孩子。
延伸閱讀:避免孩子尿床運用天然療法治療
4、情緒出現問題
很多兒童大便失禁是因為曾經有排便不舒服或令人恐懼的事件發生。有可能是因為便祕的疼痛、沖洗廁所的恐懼,甚至是性虐待。有時候生活發生重大事件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不連續式大便失禁。
5、大便失禁症狀
妳的孩子有可能會在洗手間以外的地方拉屎,也有可能避免去廁所,大便很臭又硬、尿床、經常腹痛腹脹、尿路感染、食慾不振。
二、兒童大便失禁的診斷及治療
1、大便失禁診斷
由於每個孩子可以控制排便的速度不一樣,因此醫生會在兒童4歲後才檢測大便失禁。通常會進行全身檢查來找出潛在的原因,也會尋找一些情感因素。
延伸閱讀:幼兒教育:聰明如廁訓練方法
2、建議營養改變
水果和蔬菜應該要佔兒童飲食中很大的一部分,因為纖維豐富的食物可以幫助清潔結腸。穀物、堅果也都是。醫生還會建議讓孩子遠離高脂肪、高鈉的食物。
3、進行排便訓練
害怕去廁所或是和排便有關的情緒問題會透過這方式處理。大便失禁的孩子通常會有情緒的困擾,並且有自尊心的問題。因此醫生會建議孩子進行排便控制習慣。
4、預防大便失禁
如廁訓練確實很重要,但是要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正確的方式,強迫只會造成孩子厭惡。忽略如廁訓練也會導致大便失禁。鼓勵孩子飲用大量的水,並且限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
延伸閱讀:育兒須知:訓練幼兒如廁標準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y7XJ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