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媽媽育兒百科

媽媽育兒百科,提供嬰幼兒健康照顧及教育,媽媽懷孕知識及飲食營養,親子關係,小孩教養,婚姻經營,單親教育,美容保養,生活保健知識與讀者分享,豐富你的人生。

  • 育兒須知
  • 孕婦須知
  • 親子教養
  • 生活保健
    • 運動健身
    • 健康飲食
  • 生活百科
    • 居家風水
  • 婚姻經營
    • 單親家庭
  • 時尚女人
    • 單身男女
  • 法律教室
  • 育兒專欄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育兒須知 / 兒童出現大便失禁 爸媽不能忽視

兒童出現大便失禁 爸媽不能忽視

2015-08-24 由 蔣 莉蓁

導讀:一般來說,幼兒2~3歲時爸媽會進行如廁訓練,寶寶因此可以自行上廁所。但是,如果妳的孩子避免前往廁所,或是在洗手間以外的地方大便,妳可能需要特別注意,妳的寶寶有可能是大便失禁,會影響他的情緒。

一、兒童大便失禁的原因及症狀

1、因為慢性便秘

大約有80%的大便失禁案例是因為便秘,不僅包括了沒有每天排便,也包含了排便困難的兒童。有時候大便太乾太硬會造成疼痛,導致孩子避免如廁。或是因為害怕、太忙碌、飲食不良也會便祕。

2、肌張力低和差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便祕可能會導致缺乏協調和結腸肌張力差。也就是排便的時候,肛門括約肌收縮不放鬆。

寶寶如廁
如廁訓練是很重要的里程碑。

3、不當如廁訓練

大便失禁通常會孩子訓練如廁的年齡有關。沒有完成如廁訓練的兒童也可能會大便失禁。如廁訓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此專家不建議家長為了弄髒而責備或處罰孩子。

延伸閱讀:避免孩子尿床運用天然療法治療

4、情緒出現問題

很多兒童大便失禁是因為曾經有排便不舒服或令人恐懼的事件發生。有可能是因為便祕的疼痛、沖洗廁所的恐懼,甚至是性虐待。有時候生活發生重大事件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不連續式大便失禁。

5、大便失禁症狀

妳的孩子有可能會在洗手間以外的地方拉屎,也有可能避免去廁所,大便很臭又硬、尿床、經常腹痛腹脹、尿路感染、食慾不振。

二、兒童大便失禁的診斷及治療

1、大便失禁診斷

由於每個孩子可以控制排便的速度不一樣,因此醫生會在兒童4歲後才檢測大便失禁。通常會進行全身檢查來找出潛在的原因,也會尋找一些情感因素。

延伸閱讀:幼兒教育:聰明如廁訓練方法

2、建議營養改變

水果和蔬菜應該要佔兒童飲食中很大的一部分,因為纖維豐富的食物可以幫助清潔結腸。穀物、堅果也都是。醫生還會建議讓孩子遠離高脂肪、高鈉的食物。

3、進行排便訓練

害怕去廁所或是和排便有關的情緒問題會透過這方式處理。大便失禁的孩子通常會有情緒的困擾,並且有自尊心的問題。因此醫生會建議孩子進行排便控制習慣。

4、預防大便失禁

如廁訓練確實很重要,但是要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正確的方式,強迫只會造成孩子厭惡。忽略如廁訓練也會導致大便失禁。鼓勵孩子飲用大量的水,並且限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量。

延伸閱讀:育兒須知:訓練幼兒如廁標準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y7XJDF

分類:育兒須知, 親子教養 標籤:寶寶如廁, 幼兒如廁, 幼兒疾病

聯絡本站 :生活專家。 寵物百科。法律顧問:沛揚聯合律師事務所。

免責聲明:本網站資料,為網路資訊收集整理,僅供參考用途,並不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的專業意見。如須尋求醫療診斷,請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主要側邊欄欄




這些文章你或許會喜歡!

孩子行為

孩子不良行為 家長確實教育

孕婦

吃早餐很重要 特別是懷孕女性

便秘

舒緩寶寶便秘 應用家庭簡單秘方

難教小孩

誰說孩子不討喜就沒有優勢?

花椰菜

孕媽咪吃蔬菜 大推花椰菜!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兒童自身免疫性疾病 環境也可觸發

嬰幼兒剪指甲

孩子指甲看健康 呵護寶寶指甲

媽媽育兒百科

迪士尼幼兒免費好禮

© 2019 媽媽育兒百科 ·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法律顧問:沛揚聯合律師事務所,認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