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2 月 懷孕早產徵兆 如何應對預防?
導讀:媽媽在懷孕後期就要隨時注意是否有要生產的跡象,如果孕婦發現羊水早破、甚至子宮收縮等等現象,就要擔心是不是面臨早產了。今天小編要教各位產婦媽媽如何應對早產現象以及預防。一起來看看吧!
一、哪些屬於早產現象
1、孕婦提早生產
孕婦懷孕28週以後、38週以前,胎兒尚未成熟而生產的,叫做孕婦早產。
小百科:胎齡越短,嬰兒體重越小,身長越短。胎齡在37足週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早產兒或未成熟兒。
2、胎兒體重過輕
把出生體重2500g以下的統稱為低體重兒,把出生體重低於1,500g者稱為極低體重兒。其中都包括早產兒和小於胎齡者。
3、子宮收縮跡象
子宮收縮是早產最明顯跡象,懷孕時子宮通常鬆馳,在懷孕中期子宮會有3到5次收縮,感覺肚子硬硬的,但如果收縮的次數過於頻繁就要十分注意。
小百科:如果有下腹、下背酸痛、明顯的下墜感、外陰部壓迫或出血、破水等,就要立即就醫。
4、破水要去醫院

孕婦產前要特別注意早產徵兆,及早送醫檢查。
溫水東西流出就是早期破水。孕婦早期破水仍能在幾週後平安生產,但一般是破水後陣痛馬上開始,此時可把腰部墊高,不要動腹部,馬上去醫院。
5、持續背酸腹瀉
持續性的下背腰酸、陰道分泌物變多,或夾帶紅色血絲如破水或出血、腸絞痛或不停腹瀉等。
小百科:容易會有分泌物增加,有水狀或血狀的陰道分泌物。
延伸閱讀:早產兒生理特徵 日常護理要點
延伸閱讀:正視早產原因徵兆 才能有效防範
二、應對孕婦早產症狀
1、正確徵兆知識
唯有通過正確的知識與主動的觀察,才能早期發現早產的徵兆,然後進行以下的早期防範與治療措施。
2、注意發現產兆
一旦發現產兆,先放鬆心情如深呼吸、聽音樂、左側臥床觀察與休息、補充水分或其他液體幫助循環,或打電話到醫療院所詢問。
小百科:若有落紅及破水現象,應立刻就醫。
3、加護病房就診
若使用以上方法經過半小時都無法改善的話,應立刻到附近設有新生兒加護病房醫院就診(因為若轉院恐怕會錯過急救黃金時間),以便及早提供完善檢查處理。
延伸閱讀:孕婦早產原因及預防守則
延伸閱讀:早產兒護理得當 也有強健體魄
三、孕婦如何預防早產
1、避免勞累刺激
孕晚期最好不長途旅行,避免路途顛簸勞累;不要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以免碰到腹部;走路注意走穩;不要長時間持續站立或下蹲。
2、關注自己健康
如果孕婦患有心臟病、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併症,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積極做好自己孕期的保健工作。
小百科:有妊娠高血壓綜合症、雙胞胎或多胎懷孕、前置胎盤、羊水過多症等情況的孕婦,定要遵醫囑,及時發現異常,並儘早就醫。
3、防止羊水過多
一聽說羊水過少,準媽媽都會擔心,怕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兒畸形。但是羊水過多,容易導致子宮張力過大,也容易早產。
小百科:準媽媽羊水過多除了積極治療,臥床休息更懷孕中晚期時採取抽羊水治療,減少羊水量以免造成準媽媽長期呼吸不適,甚至引起胎兒宮內缺氧早產等。
4、後期禁性生活
懷孕早中及晚期前幾週,健康準媽媽有權享受性趣,但到達32週後切記禁止性生活。為了防止感染婦科炎症也避免腹壓過大或刺激強引起宮縮,引發早產。
延伸閱讀:早產症狀原因 早產兒護理注意
延伸閱讀:重視早產寶寶 父母正確護理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