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冬季天氣嚴寒,但幼兒房間空氣也是需要流通的,很多媽媽怕嬰兒生病感冒,所以就關的密不通風,這是不對的,出門前也要做各種的防護措施,還有最怕的就是低溫燙傷,寶寶冬天保暖,我們一起關心。
一、寶寶冬季保暖須知
1、保持空氣流通
冬季,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不要把母親和嬰兒居住的房間搞得密不透風。新鮮的空氣對母親和新生兒是很重要的。每天應定時開窗,只要避免對流風即可。
2、母乳含有抗體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種疾病的多發時期,而母乳中含有的抗體能幫助嬰兒減少生病的可能。有條件的媽媽,一定要堅持給寶寶哺喂母乳。
3、溫度保持25℃
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25℃左右為宜。如果溫度過高,可能導致新生兒體溫升高,出現發燒現象,此時應及時給嬰兒補充水分。
4、洗澡動作要快

洗澡時,適當升高室內溫度,動作要快,時間要短,水要準備多些,水溫在40℃上下,爭取10分鐘以內洗完,為寶寶迅速擦乾、迅速穿衣。
5、嬰兒皮膚嬌嫩
新生兒皮膚嬌嫩,尤其皺褶部位容易出現糜爛、炎症,所以不能馬虎。就算不能洗澡,也應該給嬰兒分上半身、下半身地擦身;特別是用尿不濕的嬰兒,要及時洗屁股。
6、衣著添加適當
一般來說,上述室溫條件下,寶寶穿著薄薄的棉衣,內有一件細薄的小棉衫即可,不必再添加毛衣等衣物。蓋被子(或包裹著)都不要太緊太嚴,要寬鬆、適當。
延伸閱讀:冬天孩子保暖方法要科學
延伸閱讀:冬天小孩賴床 父母聰明應對
二、冬季寶寶出門須知
1、做好防凍工作
帶寶寶出門前,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在皮膚外露部位,如臉、手塗抹嬰兒專用護膚油或霜,戴保暖性強的帽子、手套,外套要寬鬆,最好是蓬鬆的棉服或羽絨服。
2、經常性地按摩
在外面曬太陽或玩耍的時候,要經常為寶寶的小手、小腳、臉蛋、耳朵做按摩,以增進血液循環,起到防凍作用。同時注意在戶外停留的時間不宜過長。
3、避免空氣感染
避免帶寶寶去人流擁擠的公共場所,那裡的空氣流通差,各種病菌四處蔓延,很容易使寶寶感染疾病。還應注意不要帶寶寶在車多的地方行走。
4、外出活動時間
寒冷的季節,中午前後是寶寶外出活動的最佳時間,溫度回升,陽光充足。但是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仍然不容忽視,尤其是在南方。
延伸閱讀:寶寶穿開襠褲利弊分析及提醒
延伸閱讀:嬰幼兒睡袋挑選9要素及使用
三、警惕寶寶低溫燙傷
1、何謂低溫燙傷
所謂低溫燙傷是指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所引起的燙傷。其次是新生嬰兒,由於媽媽或小保姆疏忽被熱水袋低溫燙傷的也屢有發生。
2、注意把蓋擰緊
冬季用熱水袋或熱水瓶取暖時,除了要注意把蓋擰緊,防止水流出來燙傷外,還要注意水溫不要太熱,使用時間不要太長。
3、暖氣引起傷害
有一種低溫燙傷是暖氣引起的。這類燙傷表面看來不嚴重,實際上幾乎都是深度燙傷,因此還要注意冬季最好將嬰兒床擺放在與裸露暖氣有一定距離的地方。
延伸閱讀:凍瘡冰凍傷害 女人小孩要注意
延伸閱讀:冬天寶寶皮膚凍傷預防及護理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