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許多父母教導孩子時,總忽略與幼兒相處的重要細節,如兒童做錯事,家長只說不行,但確沒給予解釋,孩子不懂再犯,家長打罵,使孩子個性也大受影響,關於教導幼兒有哪些言行舉止要注意,以下文章來了解。
一、家長8種類言行不做
1、不過分的關心
過分關心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家長應適當的給予關心,勿造成溺愛。
2、不用利益賄賂
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多訓練孩子自已做事,可讓孩子以後變的更加獨立。
3、不勉強做事情
家長不要勉強孩子做事情,因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4、不要太過苛求
苛求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家長因逐步教導,建立孩子自信,會越做越好。
延伸閱讀:孩子討厭學習 父母如何教育?
延伸閱讀:兒童學習分享 家長正確教育
5、不欺騙與恐嚇
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以後的一切告誡,孩子就不會服從了。如很多家長在孩子不乖時,總對孩子說要把他丟掉,孩子會覺的不愛他。
6、不當眾的批評
家長不要當眾的批評或嘲笑孩子,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損害孩子的自尊心。因帶到旁邊私下溝通,也要顧孩子的面子。
7、不要過分誇獎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獎會使孩子產生沾沾自喜追求虛榮的不良心理,這樣很容易使孩子產生驕傲的心態。
8、不能喜怒無常
家長情緒轉變太快,會嚇到孩子,孩子也無法理解,還會使孩子變的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所以家長也因掌控好自我情緒。
延伸閱讀:孩子性別教育 父母正確引導
延伸閱讀:兒童性格膽小 取決家庭教育!
二、正確的教育小孩方法
1、家長以身作則
父母言行,孩子都看在眼裡,他們模仿力很強,空洞說教遠不及實際行動的影響力大。如廣告中母親給外婆洗腳,孩子看在眼裡,便也學著要給母親洗腳。
2、家長親自示範
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惱人的事,是小孩不知道不能做。 這時,父母最好能給予示範並告訴孩子怎樣做更好。家長可以做一次給孩子看,讓孩子學習。
3、教育不採激烈
有的家長認為,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打罵再說。這樣對待孩子,可能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4、態度語氣堅定
父母拒絕孩子時,即便不說「不」,也要態度嚴肅、語氣堅定。讓孩子一看就知道,這樣的表情意味著「我不喜歡你這麼做,你最好給我停下」。
5、可以取代不行
紐約市猶太家庭及兒童服務局首席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聽到父母說不時,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6、解釋說出感受
要向孩子耐心解釋,家長為什麼不喜歡他的行為。 如,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飯桌的時候,家長可以說:這樣敲會把飯桌敲壞的,這會讓我很傷心。
專家提醒:跟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影響了別人,要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7、讓孩子二選一
美給孩子選擇機會,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有權力控制局面。鼓勵1-3歲孩子自己做一些簡單選擇,有助培養其獨立性。但是選項不宜過多。
延伸閱讀:孩子家庭教育11點 家長必看!
延伸閱讀:男孩教育原則 培養擔當男子漢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