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今社會處於少子化狀態,許多家庭生的少,對孩子更加溺愛。家長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好好,捨不得讓他們動手,造就孩有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懶惰個性,在生活中有許多小細節都要特別注意,以下一起來關心。
造成孩子懶惰八大原因
1、事事包辦太多
現實生活中,孩子生的少,家長捨不得孩子做事,事事都自已做,使得這些寶實習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也不願做,什麼也不會做。
專家建議:培養寶寶動手練習,做些能力所能做的事,可讓孩子更勤勞遠離惰性。
2、不讓寶寶做事
這絕對是把寶寶越養越懶的第一罪因。成長過程,小孩逐漸表現出對身邊事、物的好奇和興趣,並充滿積極性,但父母或長輩擔心寶寶受傷、幫倒忙,就不讓寶寶動手做事。
專家提醒:這樣會磨掉積極性,爸媽應當合理的引導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把寶寶關起來
寶寶對世界充滿好奇,喜歡到處跑。3歲未到小孩,雖走路還不算利落,卻還是一刻也閒不住。為了方便看管,很多媽媽會把寶寶關起來,把他限制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
延伸閱讀:寶寶自我中心要教育 勿溺愛!
延伸閱讀:克服孩子依賴性 父母教養先改變
4、阻止寶寶活動
很多父母太過緊張,總擔心寶寶受傷,所以什麼都不讓寶寶做。不準寶寶在家裡爬上爬下,也不讓在公園裡跑跳,這種過度的呵護,只會把寶寶的積極性漸漸消磨掉。
專家提醒: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雨,只有嘗試過、經歷過才會有真切的認識。
5、縱容孩子賴床
賴床是很多小孩和成人都會有的通病。賴床就是懶意識促使下的典型行為。很多父母特意讓寶寶多睡一會,久而久之,寶寶就成了名符其實的懶蟲。
專家建議:充足睡眠對於寶寶健康成長極重要,但作息要有規律,需養成早起的習慣。
延伸閱讀:兒童性格膽小 取決家庭教育!
延伸閱讀:培養寶寶樂觀 性格因素知多少?
6、責備寶寶搗亂
寶寶就像天生好動,總把家裡弄的一團糟,玩具扔滿地。還喜歡在地上摸爬滾打,弄得滿身泥巴。這時煩躁而大聲對寶寶說停止,會使孩子以後什麼都不敢做。
專家建議:給予孩子空間,自由發揮,可提高孩子的創意,也可增加抵抗力。
7、隔代教養造成
隔代教養可能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一般老年人格外疼愛,擔心孩子摔跤,不辭辛苦抱著孩子上下樓梯。特別當孫兒女是獨生子女時,老人更怕他們有所閃失,對不起兒女。
8、溺愛造成懶惰
事事依著、保護著孩子,把他放在家中核心位置。造成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差,依賴家長,以我為中心,全家為他服務,如遇到困難或不滿足時,便會生氣、大發脾氣。
專家提醒:過分保護,會扼殺孩子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使孩子變得自私、膽小。
延伸閱讀:改善兒童性格缺陷 專家給建議
延伸閱讀:孩子性格軟弱孤僻 家長怎麼辦?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