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寶度過了嬰兒期就進入了幼兒期,幼兒在體格經發育跟心理和智慧發育上,都有很大的進展,因此爸媽們在幼兒期的成長發育與生活中的護理需要格外的注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成長發育的注意需知吧,讓您可以輕鬆育兒。
一、嬰兒生理上的發育
1、神經發展迅速
語言、記憶及思維想像力、精細運動等發展增快,對外界環境產生好奇心,好模仿,趨向智慧發展過渡。
2、身高增加減緩
通常是指1歲至3歲的兒童,與1歲以內嬰兒相比,身長和體重的增長速度有所減慢。生後第一年身長共增長25釐米左右,1歲後身長增長速度逐漸減慢,小兒體重每年平均增加2公斤左右。
3、體格生長穩步
體重穩定在每年增長2kg左右,身高穩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嬰兒時期旺盛的食欲相對略為下降,所以補充營養很重要,可以選一些羊奶粉,比如紐貝滋。從會走、會跳、會跑開始,接觸外界環境相對增多。
4、頭顱發育較快
幼兒頭顱的發育與其它部位相比,處於領先地位。1~3歲內頭圍全年增長2釐米;以後直到15歲,僅增4~5釐米,達到成人的頭圍。出生時新生兒的胸圍比頭圍小1~2釐米;1歲左右小兒的胸圍趕上頭圍;1歲後至12歲胸圍超過頭圍。
延伸閱讀:寶寶成長過程男女大不同
延伸閱讀:高智商聰明寶寶 你孩子符合幾項?
二、幼兒生長發育特點
1、開始自我主張
開胎有自我意識,不再像嬰兒時期「任由擺佈」。可能對於媽媽的意見經常說「不」,但這也是孩子有自己思考能力的證據。因為孩子還不是很懂得控制自己的心意,所以可能會表現反覆。
2、活動機能發展
到了1歲的後期,大部份的孩子都能夠自由行走,到了2歲就能夠四處跑走。不必扶著扶手就能夠上落樓梯,而且能輕易越過10釐米左右落差的高低位置、可以蹦蹦跳跳的玩耍。較遲開始走路的孩子,進入這時期之後,已經變得可以和較早會走的孩子一樣活動。
3、其他方面發育
自我的主張、意見增加,向父母說「不」的情況增加,這其實是孩子有自己思考能力的證據,在日常生活上,會較喜歡「親自出馬」,不願意接受旁人的幫忙,在兒童心理學上,這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
延伸閱讀:促進寶寶大腦發育要雙管齊下
延伸閱讀:寶寶上幼兒園:如何與老師溝通
三、日常基本護理
1、注意口腔保健
應開始口腔的保健。早期可用軟布輕輕清潔幼兒牙齒表面,逐漸改用軟毛牙刷。3歲後應能在父母的監督下自己刷牙。為保護牙齒應少吃易致齲齒的食物,如糖果等。
2、大小便的訓練
18~24個月時,幼兒開始能夠自主控制肛門和尿道括約肌,而且認知的發展使他們能夠理解應在什麼時間和地方排泄。此時幼兒也願意學習控制大小便以取悅父母,這些為大小便訓練做好了生理和心理的準備。
3、促進孩子獨立
家長在日常照顧中應注意既要促進孩子的獨立性也要保證安全和衛生。幼兒衣著應寬鬆、保暖、輕便以易於小兒活動,顏色應鮮豔。因為兒童喜歡明亮的顏色,而且可使小兒易被司機看到,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延伸閱讀:善解人意媽媽教出乖寶寶
延伸閱讀:培養幼兒才藝 有些不能太早學
文章部分摘自幼學網 六一兒童網 太平洋親子網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