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 月 拋開避孕謬論 正確使用避孕藥
導讀:雖然現今性教育已非常普及,仿間還是流傳著許多千奇百怪的避孕方法。其實只要處於青春期到更年期(絕經期)的女性,如果沒有採取避孕防護措施下進行性交,都會有懷孕的機會,本文整理出關於避孕有哪些謬論,及服用避孕藥注意事項,一起來關心。

如果沒有生育規劃,正確避孕措施不能少。
一、關於避孕的錯誤認知
1、月經期性交不會懷孕。
不對。月經週期的這段時間中懷孕的機會很小,月經期不代表卵子就不會出現。還是有女性在此時懷孕。
2、男性自慰降低精子數。
不對。精子數仍然足夠造成懷孕。製造精子男性最原始本能,精子數量不是按天按次分配的,就算他一天射了10次,第11次給了你,你也一樣可能中招懷孕。
3、女性性交後上下跳躍。
不對。在無保護的情況下進行性交之後,上下跳躍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身體運動都無法減少懷孕的危險。無論對方射精時女性是站著還是躺著,精子都會在射精90秒內到達子宮的入口–子宮頸。
4、女性性交前洗熱水澡。
不對。熱水澡根本沒有避孕的作用,除非你是獨自一人完成你的性生活。
5、男性射精在女性外陰。
不對。精子的頑強程度超乎你的想像。精子有可能進入陰道並繼續向子宮運動。就算你人為偷懶,精子一樣會自己長途跋涉找到卵子,生根發芽。
6、性交後皂液沖洗陰道。
不對。性交灌洗陰道並非有效的避孕措施,而且會引起陰道感染。
7、還沒有月經不會懷孕。
不對。女性的排卵期並不是按照月經初潮進行的,現在營養豐盛,在青春發育期,很多女孩在月經初潮前就已經開始排卵。
8、體內射精後馬上排尿。
不對。人體有很多道,尿道和陰道,那可不是一條道。尿液是從陰道上方的尿道排出體外的,因此不會沖走精子。
二、以下女性不宜使用口服避孕藥
1、患急慢性肝炎和腎炎:因為進入體內的避孕藥都在肝臟進行代謝,經腎臟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腎炎的婦女使用,將會增加肝、腎負擔。
2、心臟病或心功能不良:避孕藥的雌激素能使體內水、鈉等物質滯留,會加重心臟負擔。
3、高血壓婦女不宜使用:少數婦女用藥後會使血壓升高。
4、糖尿病及糖尿家族史:由於服用避孕藥後,可能會使血糖輕度升高,使隱性糖尿病變為顯性,故對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會產生不良影響。
5、甲狀腺功能亢進婦女:在沒有治愈前,最好不要使用避孕藥。
6、乳房腫瘤及子宮肌瘤:乳房良性腫瘤、子宮肌瘤以及各種惡性腫瘤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對腫瘤產生不良影響。
7、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過去或現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塞、脈管炎等)者不能使用。避孕藥中的雌激素,可能會增加血液的凝固性,會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8、有偏頭痛血管性頭痛:患慢性頭痛特別是偏頭痛和血管性頭痛的婦女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症狀。
9、過去月經過少的女性:長期使用避孕藥可使子宮內膜呈萎縮狀態,更會減少月經量。
10、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避孕藥可使乳汁分泌減少,並降低乳汁的質量,還能進入乳汁,對哺乳兒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
文章資料來源:健康女人潮 女友網 風情女人網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