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和壓力常讓人依賴甜食和含糖飲料紓壓,但這可能導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前期的風險。
區分「糖」與「醣」是打造健康飲食的關鍵。精緻糖帶來甜蜜陷阱,而天然醣類則能穩定血糖並提供營養。
透過逐步減少精緻糖、選擇天然醣類,並建立穩定的飲食習慣,不僅能改善健康,還能從小培養下一代遠離慢性病的飲食觀念。

長期熬夜、壓力大靠吃甜食紓壓?當心糖尿病前期威脅!
現代生活節奏緊湊,許多人在面對長期熬夜和壓力時,選擇靠甜食和含糖飲料紓壓。
這種習慣可能悄悄將我們推向糖尿病的邊緣。如何分辨「糖」與「醣」,並培養健康飲食習慣,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
分清「糖」與「醣」打造健康飲食基礎
「糖」和「醣」雖然發音相同,但健康價值卻大不相同。營養師表示,了解兩者的差異,是打造健康飲食的第一步。
甜蜜陷阱「糖」的健康隱憂
「糖」是指精緻糖,具有明顯的甜味,雖然能快速提供熱量,但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
這些小分子糖容易迅速被吸收,導致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常見於高果糖糖漿、砂糖和甜點等食物中,長期攝取過量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
能量來源「醣」的健康價值
「醣」則是碳水化合物的總稱,通常存在於天然食物中,例如全穀雜糧、米飯、麵類、乳製品、蔬菜與水果。
相比精緻糖,醣需要較長時間消化,能幫助穩定血糖,同時提供多種必需的營養素,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招教你遠離慢性病威脅
如何從「糖」走向「醣」?以下三個步驟可以幫助你逐步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 漸進減少精緻糖攝取 從每天一杯含糖飲料,逐步減為每週幾次,並改為選擇無糖豆漿或水果茶。像是35歲的林小姐,在飲食中逐漸減少含糖飲料和甜點的比例,逐步邁向健康生活。
- 選擇天然醣類食物 用全穀雜糧、水果等天然食物取代精緻糖點心,減少「米」字邊的精緻糖,增加「酉」字邊的天然醣類攝取,幫助穩定血糖並提高營養攝取。
- 穩定持續的健康習慣 飲食改變需要穩定且持續的努力,讓健康的飲食模式成為日常習慣,才能真正改善健康。
從小養成健康飲食觀念
營養師提醒,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遠離慢性病威脅。以下三個關鍵建議:
- 減少精緻糖攝取,避免過早接觸含糖飲料和甜點。
- 鼓勵多攝取天然醣類,如全穀類、蔬菜和水果。
- 建立穩定健康的飲食習慣,讓天然醣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健康的飲食選擇為基礎,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僅能避免肥胖問題,更能遠離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威脅,讓健康從小紮根。
延伸閱讀:懷孕期間能吃冰品嗎?專家解答懷孕中飲食禁忌與孕婦健康吃冰的三大秘訣!
閱讀更多: 「遠離糖尿病前期威脅」分清楚糖與醣之間差異!3招打造健康飲食新習慣、遠離慢性疾病!
最新文章
- 春節後健康警報響起!腸胃炎、流感疫情人數飆升!如何預防感染流感呢?
- 流感併發肺炎恐致命!5大症狀速就醫、高風險族群務必接種疫苗!
- 懷孕體重控制與胎兒體重對照表!懷孕體重增加正常範圍、懷孕初中後期體重管理建議!
- 懷孕吃燕窩的好處!從備孕到產後的營養補充秘訣、孕媽燕窩必看指南!
- 【2025孕前備孕指南】教你6大備孕守則建議!輕鬆提升懷孕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