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探討如何避免「雙標」教養陷阱,以身作則提高孩子的行為改進效率,避免破壞親子信任。
文章提供四個步驟,包括積極自我覺察、接受孩子的質疑、發現雙標後道歉和自我照顧,強調大人應成為孩子的榜樣。
良好的身教不僅能促進親子溝通,更能減少爭執,提升家庭生活的質量。

避免「雙標」的教養陷阱|如何以身作則建立信任關係
你是否曾經陷入「我說了算」的教養困境? 以身作則是幫助孩子避免不良行為的有效方式,而避免雙重標準,
才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地學習和成長。本文將探討如何避免「雙標」教養,提升親子間的信任。
雙重標準的挑戰|孩子的疑問
「為什麼你們大人可以,我們就不行?」
「為什麼媽媽可以亂發脾氣罵人,我卻不行?」
「為什麼爸爸可以滑手機、打電玩那麼久,我就不行?」
「為什麼大人不聽小孩說話,我卻得聽你們的?」
這類爭執是否常在親子間上演?教養從來不是簡單的事。成長中的孩子經常面臨情緒失控、固執、缺乏同理心、不專心等挑戰,
也可能沉迷網路、拖延、不良生活習慣等。如果你已嘗試各種教養方式卻成效不彰,可能該反思:是否無意中成了這些行為的推手?
以身作則的力量|避免雙重標準的重要性
沒有速效的方法能立刻改變孩子,但以身作則的教育能有效預防孩子的不良行為。如果大人無法成為榜樣,
孩子可能會產生不信任,甚至在成年後向朋友抱怨:「爸媽只會要求我,自己卻做不到,說一套做一套!」
一旦信任被破壞,修復關係可能需要極大的努力。
常見的誤區|大人的自由與責任
有些大人認為:「我工作很自律,為家庭付出很多,所以在其他時間我有權做自己。孩子沒有像我一樣付出,所以必須聽話。」
這種想法看似合理,但忽略了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未成熟。他們尚未具備足夠的自制力,無法輕易模仿大人的行為自我調控。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強調,孩子大多數行為是透過觀察學習來的,而榜樣的影響至關重要。
如何避免雙重標準|四個關鍵步驟
- 積極自我覺察:隨時檢視自己在要求孩子時,是否也有做到同樣的標準。自我覺察能避免因不斷要求孩子而陷入爭執,最終使親子關係惡化。
- 接受孩子的質疑:當孩子提出質疑時,不要以「我是你爸媽,我說了算」回應。這樣只會破壞關係,無助於改善行為。反之,接受孩子的觀點,開放溝通,建立信任。
- 發現雙標後的放下身段:若大人被孩子指正或自行發現雙標時,應放下身段,向孩子道歉並感謝他的提醒。這種即時的調整,有助於維護信任,並讓孩子學習柔軟與彈性。
- 平時的自我照顧:雙重標準有時源於大人的壓力和焦慮,如情緒失控或沉迷手機。透過運動、休息、小旅行或專業協助照顧自己,才能真正成為孩子的榜樣。
身教勝於言教
身教永遠大於言教。當大人以身作則,省去唇舌消耗的同時,也能在孩子心中樹立威信。
成為一個有說服力的大人,不僅能促進孩子的學習成長,更能提升親子關係的質量。
記住:避免雙重標準,先從自己開始!
如何以身作則建立親子信任
以身作則提高孩子的行為改進效率,避免破壞親子信任。
延伸閱讀:小孩不愛讀書怎麼辦、如何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提升職場成功的三大關鍵能力!
閱讀更多: 「雙標」教養陷阱!如何以身作則建立親子信任、避免「我說了算」的問題!
最新文章
- 春節後健康警報響起!腸胃炎、流感疫情人數飆升!如何預防感染流感呢?
- 流感併發肺炎恐致命!5大症狀速就醫、高風險族群務必接種疫苗!
- 懷孕體重控制與胎兒體重對照表!懷孕體重增加正常範圍、懷孕初中後期體重管理建議!
- 懷孕吃燕窩的好處!從備孕到產後的營養補充秘訣、孕媽燕窩必看指南!
- 【2025孕前備孕指南】教你6大備孕守則建議!輕鬆提升懷孕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