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媽媽育兒百科

媽媽育兒百科,提供嬰幼兒健康照顧及教育,媽媽懷孕知識及飲食營養,親子關係,小孩教養,婚姻經營,單親教育,美容保養,生活保健知識與讀者分享,豐富你的人生。

  • 育兒須知
  • 孕婦須知
  • 親子教養
  • 生活保健
    • 運動健身
    • 健康飲食
  • 生活百科
    • 居家風水
  • 婚姻經營
    • 單親家庭
  • 時尚女人
    • 單身男女
  • 法律教室
  • 育兒專欄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生活保健 / 兒童腸病毒手足口病 家長要當心

兒童腸病毒手足口病 家長要當心

2012-12-17 由 蔣 莉蓁

導讀:手足口病是由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各年齡均可感染發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該病治療過程發現,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5歲以下的嬰幼兒多見。為了孩子的健康,下面的知識,爸爸媽媽不可不知,一起來關心。

腸病毒洗手
教小孩注意衛生勤洗手,正確預防腸病毒。

一、手足口病的症狀

1、小兒患上手足口病後,潛伏期一般3—7天。常常突然在手、足、口、臀四個部位出現皮疹。

2、在嬰幼兒小手、小腳、屁股上出現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皰疹,皮疹不癢,斑丘疹偶爾可出現點狀出血點。

3、嬰幼兒可早期出現口腔黏膜疹,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唇齒側也常發生。

4、嚴重者可出現口腔潰瘍疼痛症狀,此時患兒表現無原因哭鬧,流口水增加,不吃飯,尤其不吃熱食。

5、五天左右皮疹由紅變暗,然後消退。手足口病皮疹具有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的“四不”特徵,同時手、足、口皮疹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現,水皰及皮疹通常會在一周內消退。

二、腸病毒手足口病的預防

1、切斷傳染源:本病流行期間儘量不要帶嬰幼兒去人群密集場所,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避免接觸患病嬰幼兒。

2、切斷傳染徐徑:做到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嬰幼兒洗手,不要讓嬰幼兒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注意衛生:春夏是小兒手足口端正高發的季節,要保持家庭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4、家庭小藥箱:家中常備板藍根沖劑、小兒咽扁沖劑、清開靈口服液等。如果嬰幼兒有較明顯的不適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及時得到有效治療。

三、感染手足口病的護理

1、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臥床休息,發熱時多給喝溫開水,宜吃清淡稀軟的飲食。

2、兒童感染嘴痛時注意給吃低溫食物,疼痛厲害不能進食時要及時去醫院打點滴,補充身體所需的熱能。

2、注意孩子衛生,對於糞便應馬上進行處理,便盆、衣褲要及時注意消毒,保護手、腳部的皮膚及衣著、被單的清潔,避免污染破潰的疹子。

3、對於患病寶貝,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

4、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飲食溫度不宜過高,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不利於病變癒合。

育兒須知 延伸閱讀:

♠  手口足病腸病毒 認識及有效預防 ♠  預防腸病毒 讓孩子正確洗手
♠  嬰兒玫瑰疹:發病症狀及護理原則 ♠  兒童疫苗接種 認識及注意事項
♠  孩子腹瀉正確護理及預防 ♠  寶寶口腔護理10大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山西新聞網 母嬰世界 太平洋親子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分類:生活保健, 育兒須知 標籤:手口足病症狀, 手口足症狀, 腸病毒71型, 腸病毒傳染, 腸病毒兒童, 腸病毒洗手, 腸病毒症狀, 腸病毒預防

聯絡本站 :生活專家。 寵物百科。法律顧問:沛揚聯合律師事務所。

免責聲明:本網站資料,為網路資訊收集整理,僅供參考用途,並不取代醫師、治療師、護理師的專業意見。如須尋求醫療診斷,請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

主要側邊欄欄




這些文章你或許會喜歡!

孕婦彎腰

孕期安全:懷孕期間可以彎腰嗎?

寶寶哭鬧

寶寶半夜哭鬧 了解嬰兒肚子絞痛

初三基隆廟口擠爆 防小孩走失有撇步

亂扔食物

幼兒愛搗亂 如何阻止孩子亂扔食物?

婚姻感情經營

婚姻經營:為何夫妻離婚收場

葵花子

食用葵花子 可以補鈣降低膽固醇

產後束縛帶正確使用及注意事項

媽媽育兒百科

迪士尼幼兒免費好禮

© 2019 媽媽育兒百科 ·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法律顧問:沛揚聯合律師事務所,認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