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

準備寶寶副食品 兒科醫師給建議

寶寶副食品是家長們一大挑戰:副食品是為了銜接液態食物(喝奶) => 固態食物(米飯),所需要的訓練過程,父母得學習如何準備

兒科男醫師的寶寶副食品心得

準備副食品是家長們的一大挑戰:買食材、先吃什麼、打碎食物、分裝器材冷藏…..等等,因此方便準備是很重要的,畢竟一開始寶寶吃得很少,家長容易有挫折感:製作得太辛苦可是吃得很少。

門診寶寶施打四個月大的疫苗時,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總會問說:現在寶寶喝什麼奶,推薦開始準備吃副食品了。

這時家長總會問:

✅現在吃會不會太早了?
✅要吃什麼?
✅該吃多少?吃幾餐
✅可以喝水了嗎?
✅還需要補充什麼額外的營養?

育兒知識

副食品是為了銜接液態食物(喝奶) => 固態食物(米飯),所需要的訓練過程,所以父母也是得學習如何準備及誘導寶寶如何進食,才能順利銜接大人的食物。

多早可以吃副食品?

雖然表定是4-6個月開始吃,但在嚴重厭奶的寶寶,是必須提前添加副食品的,好維持所需的熱量養分。某些寶寶2個月大即開始厭奶,喝不到所需的一半,也是得吃些副食品呢!

洪毓棋醫師一般推薦喝母乳的寶寶四個月大就得訓練吃副食品了。雖然寶寶手冊上寫母奶寶寶4-6個月開始吃,但寶寶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順利進食副食品,需要至少一個月的訓練。

若6個月才開始吃,等於是7個月大才能順利進食,這樣營養不夠。所以在4個月大時,父母開始準備,寶寶慢慢學習,5個月大時順利進食,這樣子父母壓力也比較輕鬆。

至於喝配方奶的寶寶,一般六個月大開始學習即可,除非厭奶狀況嚴重才提前吃副食品。

該幫寶寶準備何種食物?

首先,應該思考準備何種型態的食物,液態?流質?半固態?泥狀?固態?

洪毓棋醫師建議

調成半固態泥狀,可以沾在寶寶舌頭上面,食物會慢慢滑下的感覺最好。

寶寶原本是吸吞奶的連續動作,訓練副食品時沒有吸這個動作,因此往往不曉得要吞下食物。若將食物調得太稀,往往寶寶還沒吞下就流出來了,沒訓練到;調得太濃稠,會怕寶寶吞部下去噎住;調成可以沾在舌頭上慢慢滑下的濃度,才能讓食物有機會送到口腔中,寶寶意識到有食物後吞下,也不至於噎到。

再來是思考要吃哪些食物,從白粥 => 加根莖類的南瓜、蘿蔔 => 打碎的蔬菜 => 打成泥的豬肉或雞肉的順序來思考。每次增加一種食物,吃了兩週沒問題後再添加另一種食物。若想簡單一些可用米精、麥精或白粥,可跟原本喝的奶粉加在一起調成泥狀。

水果會推薦最容易取得的香蕉跟蘋果,也很方便製作成泥狀,我都是剝皮後拿小湯匙直接輕挖薄薄一層就是泥狀了。

某些高過敏性食物則得暫緩食用:蛋白、蜂蜜、海鮮、帶毛水果、花生等。

若是出門在外,也會建議購買市售的罐裝果泥肉泥,較為方便。

特別提醒,兩歲以下兒童為妥善腦部發育,不推薦低脂飲食喔!鮮奶也不建議喝低脂的。

該吃多少才夠?

因為最終目標是希望能進食成人食物,所以一天吃三次副食品為目標,若是吃得很好,可再增加次數。洪毓棋醫師建議兒童一天至少吃五餐,含奶跟副食品:早中晚三餐+下午茶及宵夜。

要注意寶寶排便狀況,若大便開始較為成型時,得開始喝水,以防便秘。

副食品量增加後,奶量通常不會明顯增加,家長不必太勉強喝奶。倒是某些寶寶副食品吃得很好,結果直接斷奶,但為了均衡營養補充,仍建議每天喝兩次各200-240c.c.的奶呦!

可以喝水了嗎?

四個月前建議純喝奶,除非厭奶嚴重導致尿量變少尿布變輕,才需提前喝水。一但開始副食品,奶量會稍微降低,而大便會漸漸變硬成型,得開始訓練喝水或喝湯。

訓練喝水沒有特別的訣竅,建議把水杯放在兒童隨手可得處,並不時提醒拿給兒童喝,養成習慣即可。也有家屬問說該喝多少水,怕會水中毒!洪毓棋醫師通常都請家長放心,除非你處罰小朋友強迫喝很多水,才有可能發生。

正常10公斤的小朋友一天的總水量大約1000c.c. (含奶、湯、水等液態飲品),只要觀察尿液顏色,如果是淡黃色的尿色,即代表水份充足,就不必再補太多水。

至於其他飲料,一歲前不推薦喝果汁,喝水還是比較建議呦,若是生病脫水時可補充電解質液,建議找與血液相等滲透壓的(300mOsm/kg)比較好吸收。

還需補充額外的營養嗎?

若是早產兒,容易鐵質缺乏,因此富含鐵質的副食品得提早使用。如:肉類、米、綠色蔬菜、豆類。台灣兒科醫學會所公佈的嬰兒哺餵建議即推薦每天補充400單位的維生素D,而國健署建議在0-50歲也是每天400單位。

在嬰兒時期可額外添加,副食品方面如:蛋、富含油脂的魚類(秋刀魚、鮭魚等)。其實寶寶手冊中的副食品添加原則有很詳細的衛教,此外還有其他細節,比如該怎麼準備副食品、保存方法、該怎麼餵食等,都需要父母慢慢學習的呦!

遇到小朋友餵食困難時,還需要多點耐心跟不同的誘導方式,才由可能成功,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在此為大家加油打氣!!祝 打怪 餵食成功!

本篇文章由【兒科、心臟科 洪毓棋醫師】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兒科醫師洪毓棋

[vc_row][vc_column width=’1/6′]兒科醫師洪毓棋

[/vc_column][vc_column width=’5/6′]醫師理念:
當父母獲取網路或是書本的資訊後,常常還是一頭霧水,因為該如何應用在“寶寶”身上,才是醫療的重點,也是醫師珍貴之處。醫療就是把醫學知識應用在人身上,一但牽扯到人,就有溝通的狀況。良好的溝通,才能帶來信任感,讓醫病關係和諧,令家長安心。[/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