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小小孩聊天~~投報率最高的教育投資
研究團隊10年的追蹤發現,孩子18-24個月期間,若家長能經常和孩子聊天,除了可提高孩子嬰幼兒時的語言能力,還能影響孩子在9-13歲時的智商分數和語言測驗分數。
看來,小小孩家長平常帶孩子的時候,順便多跟孩子講話聊天,就可以為孩子打好10年後的學習力基礎。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能力,一個新生兒如何從聽的懂到講出單字,進而表達需求和意見,長期以來一直是人類學家和嬰幼兒發展學家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研究已知胎兒時期就已發展出語言學習的能力,只要沒有受到造成發展異常的因素干擾,寶寶出生後浸潤在語言的環境中,大部分自然就能發展出口語表達能力。
然而從觀察孩子的語言發展歷程,會發現不同環境下孩子其發展程度有所不同,這就引起更多學者的關注,想瞭解是甚麼樣的後天因素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1995年美國人類發展學家Hart以及心理學家Risley長期追蹤兒童語言發展軌跡,發現0-3歲這三年間照顧者對寶寶講話的字數量,會影響到孩子三歲時能說的單詞數量,此相關影響從18個月開始有差異,隨著年紀增長差異擴大,且影響持續到小學三四年級時的學業表現。
其他學者還指出,嬰幼兒期的詞彙量甚至會持續影響到國高中的學習能力。看來小寶寶語言發展很重要的刺激因素是—需要身邊有一個多話的大人。
2009年加州大學團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收集家有2-48個月寶寶的家庭中,照顧者和孩子間語言的互動。研究結果也看到,若大人很認真的常常和孩子講話,孩子會講的語詞會更多。
此研究有個重要的發現是,若照顧者還同時引導孩子參語口語互動(就是聊天啦),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不僅會的詞語量多,與未來學習力更有相關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跟著有顯著提高。
所以,照顧者不僅要多話,還要和孩子有對話的互動,透過一來一往的問答和聊天,刺激孩子能動腦讓口語內容更豐富 !
投報率最高的教育方式
多和嬰幼兒聊天就能促進發展,這種效果能夠持續多久呢?
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10年後再度召回當年參與研究的孩子們,這群已經9-13歲的孩子接受智商測驗 (IQ),三種語言發展測驗(詞彙量,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學者將這些測驗分數搭配孩子們小時候的語言分數,一起加以分析看看早期的語言經驗會如何影響學齡期的智能和語言能力。
這是一個非常不容易進行的長期追蹤研究,研究團隊於2018年10月發表了續集報告。結果如下
1、孩子出生後到18個月前,以及2歲後所接觸到的語言刺激,與學齡期的智商分數和語言測驗沒有顯著相關,但是在18-24個月這段期間,
2、照顧者對孩子講話的詞彙量以及和孩子聊天的次數越多,孩子學齡期的智商分數和語言測驗分數越高,和2009年結論一樣,與孩子聊天次數越多的影響力比給予的詞彙量影響力要大。
3、一般社會學家關心家庭社經背景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力,這篇研究中也有分析,發現在18-24個月這段期間,如果家長能給予孩子豐富的語言經驗(多和孩子講話,多和孩子聊天) ,那麼不論母親教育程度如何,都能夠讓孩子在學齡期的智商和語言測驗分數較好。
不過若進一步分析,仍可看到母親的教育程度較高,對孩子發展的促進效果還是會比較大。
這個研究團隊10年的追蹤發現,孩子18-24個月期間,若家長能經常和孩子聊天,除了可提高孩子嬰幼兒時的語言能力,還能影響孩子在9-13歲時的智商分數和語言測驗分數。看來,小小孩家長平常帶孩子的時候,順便多跟孩子講話聊天,就可以為孩子打好10年後的學習力基礎。
那麼,家長如何和口語能力還不多的小小孩聊天?
很簡單,就是抱著孩子,打開一本童書,用學者們建議的”對話式共讀”方式,引導孩子參口語互動,其實就是聊天互動的方式。
如此不僅為孩子提供較豐富的詞彙量,也能引起孩子有更多主動的口語互動,且和孩子講話,是每個家長在照顧孩子時都能進行的方式。
哇喔,不用多花費很多金錢(可以多利用圖書館圖書資源)和時間(反正原本就要花時間照顧孩子),就可以達到開發孩子腦部的好效果,哪一門投資的報酬率這麼高呢?
文章來源: 請參考 Language Experience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and Language Outcomes in Late Childhood
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
本文出處:【醫起育兒網】
兒科主治醫師吳淑娟
[vc_row][vc_column width=’1/6′]
「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協會宗旨是「從生命最初一千天開始,以孩子與家庭為核心,透過以「共讀為醫囑,童書為處方」,期為每位孩童建構健全身心發展所需之家庭關係及家庭功能,及為每位孩童謀取最佳利益。」邀請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朋友,醫起育兒愛閱![/vc_column][/vc_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