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校園霸凌?教導幼兒擁有「仁慈心」

解決校園霸凌?教導幼兒擁有「仁慈心」


在「膝蓋上的五星級大學」上最夯的「仁慈課」!

哈佛教育研究所表示,不要單純教孩子要追求快樂,要告訴孩子,最重要的是擁有仁慈心、對人好。因為表達關懷與友善待人,正是感受快樂的泉源。

美國新教育趨勢是從幼兒園將「仁慈」納入正式課程,教6歲以下的學前兒仁慈待人,希望可以讓孩子進入正式的學校教育後,幫助孩子與同儕、老師建立正面的關係,也許能減少校園霸凌的現象。

親子教育

現代家長常感嘆:教養難為。

雖然大部分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也願意給予孩子好的家庭教育,但是社會環境的影響力一直存在,每隔一陣子出現的街頭隨機殺童案,家外的兒童性侵等社會案件,就讓家長在帶孩子出門時一顆心都懸著。

等孩子開始上學後,原本應該是孩子另一個家的校園,卻因為校園霸凌的問題,長期來是不少學齡孩童以及家長的噩夢。

校園霸凌:為何孩子成為施暴者?

兒童福利聯盟很早就關注於校園霸凌議題,並於2004年發表第一份調查報告,當年針對國小中高年級的調查發現,直接或間接接觸過霸凌的學生有67%,顯示校園霸凌在國小階段是普遍存在的事情,而這約7成的學生中,1/3的孩子是旁觀者。那麼經過多年的教育和防治後,校園霸凌的現況又是如何呢?

今年才剛開始,兒盟就在1月份發布了2018台灣校園霸凌防制現況調查,根據此次研究發現,仍然有近七成(66.4%)兒少曾有接觸校園霸凌的經驗,不同的是這些接觸霸凌的兒少中,多數為旁觀者佔六成五(64.7%),曾被霸凌佔17.1%,霸凌他人者佔9.2%,曾霸凌人也被霸凌者佔9.0%。

似乎10多年來,校園霸凌的情況並未消退,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為何原本純真的孩子會變成施暴者呢?而在旁目睹霸凌的孩童會有怎樣的心理變化嗎?

依據教育學者的觀察,大部分的兒童施暴者,本身可能曾經經歷受虐或被霸凌,或者目睹別的孩子霸凌或被霸凌。雖然這些暴力經驗不一定造成身體傷害,但仍會有一定程度的心靈傷害,若這些傷害經常發生,會逐漸降低孩子對不當行為的敏感度。

而孩子因認知能力有限,若成長在缺乏道德感或善良的家庭中,又受到同儕不良的影響下,很容易模仿這些加諸在他身上的行為或者他目睹的行為,也開始對他人產生負面的行為,這種不良的社會化對孩子本身,以及他人,還有整個社會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仁慈」心,解決校園霸凌的良方

兒童發展中的社會化能力,例如分享、尊重、相互幫助等利他行為,是大腦中較高層次的功能,卻是關乎個人和他人,還有和團體是否能穩定共存的關鍵,然而孩子能否順利發展這些高層次的認知功能,和身旁大人給予的觀念教導和生活經驗息息相關。

過往,因學校或家長太著重在學業成就忽略了品格教育因此被詬病多年,而近幾年為減經孩子升學壓力,有另一派教育理論強調「只要孩子快樂就好」,結果又造就出一批自我中心不關心別人的孩子,故有教育學者呼籲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而哈佛教育研究所則表示,不要單純教孩子要追求快樂,要告訴孩子,最重要的是擁有仁慈心、對人好。因為表達關懷與友善待人,正是感受快樂的泉源。

也因為哈佛的研究,美國這兩年的新教育趨勢是從幼兒園將「仁慈」納入正式課程,教6歲以下的學前兒仁慈待人,希望可以讓孩子進入正式的學校教育後,幫助孩子與同儕、老師建立正面的關係,也許能減少校園霸凌的現象。

「仁慈」心如何教導呢?

對於生活經驗,還有認知能力尚不足的幼童,像仁慈心或同理心等抽象的心理發展,很難單純用語言來讓幼兒理解。

一篇印尼教育學者於2017年發表的論文中,看到幼兒可以從圖畫書中建立對「仁慈」的認知,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認識和表達「仁慈」行為。

學者們請有經驗的幼兒園老師每天用20分鐘的時間,以對話式共讀的方式帶著4~6歲的幼兒讀圖畫書,透過故事情節和討論讓孩子們明白何謂仁慈心,以及甚麼樣的行為代表仁慈等,連續8天共讀完8本圖畫書。

同時在這段期間,老師會在牆面布置一棵仁慈樹,當老師觀察到某位孩子表現出符合「仁慈」的行為時,就會將孩子的行為和姓名寫在小紙條上,請孩子自己將紙條貼在仁慈樹上,老師和同學都給此孩子鼓勵和讚美,用這種方式讓幼兒將圖畫書中聽到的道理融入實際的生活經驗中。

「仁慈」行為包括幫助別人,會分享,主動說對不起,稱讚/鼓勵別人,捍衛正義等。

研究開始時,老師先讓孩子們看研究者設計的故事圖卡,這些故事圖卡裡呈現的是孩子日常生活會遇到的事件,例如看到別人摔倒或被欺負的話,孩子們會有什麼想法或者會做出什麼動作來,等孩子聽完8本圖畫書後再兩個星期,同樣再讓孩子們看故事圖卡,以此來評估介入的效益如何。

前後測的結果發現,孩子們對於仁慈的認知有更深的理解,主動表現出仁慈行為的次數也有顯著的增加。

膝蓋上的五星級大學~每位家長都能成為校長

一位教導幼兒仁慈課的老師說:「我們不能控制發生在我們周圍的事,但我們可以控制我們如何應對這些事。這正是我們應該教孩子的。」

這位老師說的好,外在環境原本不是家長和個人能夠控制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個人得到自助助人的能力,只是教育理論和教育政策改來改去,家長如何依循?

幼兒並不需要甚麼教育理論,不管時代如何轉變,孩子們最需要的仍是穩定的家庭教育,以及家長的身教和言教。現代家長常會擔心沒有時間陪孩子,或是抱怨社會道德低落不知如何教養等等,其實「親子共讀」一直是許多學者推薦為最省時省力甚至省錢的親職教養方式。

因為除了對智能的好處之外,親子共讀還能促進孩子情緒發展,和同理心發展,且是不同社經背景的家長都能給予孩子的教養方式,是報投率最高的教育方式,連哈佛大學建議的仁慈課,也能透過朗讀圖畫書來培養幼兒的仁慈心!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 吳淑娟醫師

參考文章來源:Effectiveness of Picture Story Books Reading to Increase Kindness in Children Aged 5-6 Years

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

本文出處:【醫起育兒網

兒科主治醫師吳淑娟

吳淑娟醫師: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理事長,博愛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協會宗旨是「從生命最初一千天開始,以孩子與家庭為核心,透過以「共讀為醫囑,童書為處方」,期為每位孩童建構健全身心發展所需之家庭關係及家庭功能,及為每位孩童謀取最佳利益。」邀請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朋友,醫起育兒愛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