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對話式共讀 如何聊出孩子大能力?

親子對話式共讀 如何聊出孩子大能力?


陪嬰幼兒聊書,聊出大能力~對話式共讀如何講

如何和學齡前幼童親子共讀, 國外教育學者早已提出二個實用的建議:一是,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家庭閱讀環境。二是,陪孩子看書時,多用對話式共讀(dialogic reading)的技巧

隨著腦科學進 步,學者們驗證出閱讀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和促進腦部功能,也因此對於腦部發展很重要的學齡前階段,親子共讀是學者們普遍建議的一種家庭常規互動。

也許因為「唸故事給孩子聽」原本不是東方社會常有的家庭活動,所以不少家長在剛開始接觸親子故讀時,會以為「要學習技巧才不會做錯」的誤解。

或者有些家長以忙碌為由,買了故事機或故事DVD/CD等故事素材,播放給孩子自己聽或自己看,似乎有聽故事就代表有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

但如果將親子共讀當成日常和孩子互動的活動之一,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學習技巧」或者「要有時間才能共讀」嗎?

對於如何和學齡前幼童親子共讀, 國外教育學者早已提出二個實用的建議:

一是,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家庭閱讀環境,例如經常陪伴孩子一起看書,家中常有不同類別的童書可以讓孩子自由翻閱,大人自己也要常閱讀。

二是,陪孩子看書時,多用對話式共讀(dialogic reading)的技巧,引發孩童較多的口語互動,進而促進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以及閱讀興趣的培養。

實用的建議~~閱讀環境,對話式共讀技巧

這兩個建議其實很生活化。

第一點,提供豐富的家庭閱讀環境:

也許這點有些家長會覺得困難,畢竟要常提供不同類別的童書似乎是一筆費用。不過如果能利用公共圖書館,學校或社區圖書館的資源,或者二手童書,也能提供孩子經常有不同的童書可看。

其實,對於0-3歲的小小孩,並不一定要有許多童書。從幼兒發展來看,幼兒會對童書產生喜好,是因感受到大人陪伴閱讀時,營造出來的樂趣和情感,是這樣的情境讓幼兒對某一本童書產生好的連結,因而孩子對喜歡的童書會想要大人重複陪伴閱讀,真是聽百遍也不厭倦!

第二點,所謂對話式共讀技巧:

就是大人在陪伴孩子閱讀時,能引導孩子聚焦於圖畫書並鼓勵孩子參與共讀互動。發展教育學者Dr. Whitehurst在1990年代就已提出對話式共讀的好處, 他舉例說明如何和有口語基礎的學齡前還童進行對畫式共讀。

1.引導孩子參與共讀:

藉由問問題,以及鼓勵孩子嘗試回答問題,讓孩子能一起聚焦於圖畫書,幫助孩子了解故事的內容和書中角色面臨的的各種情境等。 對話式共讀中,家長要用開放式問句,例如指著書中的氣球圖片問: 「這是甚麼?」,而不是用封閉式問句: 「這是不是氣球?」或是問「這是氣球,對不對?」。

2.觀察孩子的反應做出適當回應:

例如,若孩子回答說: 「這是氣球」,家長可以回應說: 「答對了,這是氣球! 」。

3.擴展孩子的答案:

家長可以接著說: 「這是一個大大的,紅色的汽球!」這時家長可以講慢一點,清楚一點。

4.請孩子重複新學到的單詞:

可以鼓勵孩子「來,你跟著說一次喔: 這是一個大大的,紅色的汽球!」這樣,每次看到這一頁的氣球圖片時就請孩子說一次,幾次後,孩子自己就會主動說出:這是大大的紅色的汽球!

對於口語較少的孩子,仍可以用對話式共讀。家長可以指著書中圖畫,用開放式問句問孩子「這是甚麼?」,再以指物唸名方式自問自答說明給孩子聽,引起小小孩聚焦於圖畫書的興趣。簡單來說,對話式共讀,就是用聊天對話的方式,輕鬆的和孩子一起看完一本圖畫書。

作者: 羅東博愛醫院兒科 吳淑娟醫師

參考資料來源:Dialogic Reading: An Effective Way to Read Aloud with Young Children

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

本文出處:【醫起育兒網

兒科主治醫師吳淑娟

吳淑娟醫師: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理事長,博愛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協會宗旨是「從生命最初一千天開始,以孩子與家庭為核心,透過以「共讀為醫囑,童書為處方」,期為每位孩童建構健全身心發展所需之家庭關係及家庭功能,及為每位孩童謀取最佳利益。」邀請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朋友,醫起育兒愛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