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媽媽在照顧孩子,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在男女平等的觀念裡,爸爸也可以帶小朋友,甚至不會落後於媽媽的角色。以下是小編整理出來的相關內容,提供給在這方面有疑惑的雙親們,翻轉一下刻板的印象吧!
一、父親母親角色三差異
1、母親易給壓力
媽媽對於孩子一般都會很遵守常規與標準,這是由於內心態上的重責任感,讓其事事以追求完美為主。此不僅使媽媽心裡負荷太大,也會使得寶寶感覺到很有壓力。
2、父親放開心胸
相形之下,爸爸也許會挑選截然不同的模式給寶寶過生活。即便爸爸可能沒有讓孩子換穿睡衣入眠,不過只要小朋友覺得輕鬆溫暖又開心,究竟要太在意什麼呢?這倒是無傷大雅!
延伸閱讀:育兒責任大 爸爸應擺脫不良習慣
3、父母親干涉異
假若母親已將照護寶寶的任務託付給爸爸,那麼只要保證小朋有舒服適切的原則裡,媽媽就要學著徹底下放權力,別指手畫腳命令東又命令西,只要使父親與寶寶間擁有更佳且更多的愉悅互動即可。
二、爸爸帶好小孩三方式
1、與孩子多相處
爸爸要多多在孩子面前出現,讓小孩能夠看著且熟悉父親的臉。因為寶寶的眼睛裡總是媽媽的樣子,長時間下來才會有信賴感的累積與產生,所以爸爸也要試著多出現在寶寶的視野裡面。
溫馨提醒:此外,也得嘗試讓小朋友的需求獲得滿足,才可以獲得小孩的信任。
延伸閱讀:新手爸爸照顧寶寶分擔太太辛勞
2、肢體動作安心
爸爸除了要多和孩子在一起,也要多擁抱小孩並讓其有安全感。就算平常下班後回到家很勞累,但還是得請爸爸要珍惜與寶寶接觸的時刻,如此身體接觸的舉動,如容易給孩子堆疊起信任感。
3、日常生活照顧
孩子絕對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與責任,爸爸也要經常主動幫助媽媽分擔一些關於育兒的瑣碎雜事,不僅能讓母親的負擔減輕,也會使自己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和時間提升。
延伸閱讀:爸爸照顧女兒 建立良好影響力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