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是嬰兒哭泣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果嬰兒在餵食後甚至哭泣怎麼辦?餵養後嬰兒哭泣是大多數父母困惑的一件事。牛奶或配方奶粉會引起不適嗎?寶寶沒有飽足嗎?
寶寶吃飽後會哭泣的原因通常如下:
1、逆流
在嬰兒期,逆流是常見的,並且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在五個嬰兒中的一個。當下食管括約肌沒有正確關閉時發生逆流,從而允許少量胃酸一直向上移動到口腔。
2、氣體
胃中過多的氣體會導致腹部不適,導致每次餵食後哭鬧。
3、絞痛
該病症被定義為“每周至少三天並可能持續哭3小時” 。絞痛可歸因於包括氣體在內的幾個潛在原因。
4、出牙
出牙可能經常會有牙齦酸痛,這會在餵食過程中受到刺激。它可以使寶寶易怒,並在餵食期間和餵食後使他們哭泣。
5、過敏和乳糖不耐受
嬰兒可能對牛奶過敏或患有乳糖不耐症。過敏可引起皮疹、嘔吐和腹部不適等症狀。它可能導致腹部絞痛,也會使寶寶感到氣脹和煩躁。
延伸閱讀:寶寶脹氣不舒服?媽咪煩惱中
嬰兒在餵食後哭泣怎麼辦?
如果寶寶在餵食後開始哭泣,那麼可以嘗試以下補救措施:
1、讓寶寶在餵食之間和之後拍打嗝
將嬰兒抱在肩膀上,輕輕拍打他們的肩胛骨,它位於上背部的中央,直到你聽到打嗝聲。將毛巾放在肩膀上,因為嬰兒通常會在少量胃內容物的情況下回流並伴有打嗝。
2、餵養中休息
特別是對於有逆流的嬰兒,它可以給嬰兒的胃內容物一些時間來消化並防止嬰兒反酸。
3、出牙狀況
如果寶寶出牙,那麼在餵食前給他們一個出牙玩具,以減輕牙齦的刺激。只使用專門用於出牙的玩具而不僅僅是嬰兒啃咬的隨機物品。
4、仰臥騎自行車
基本運動是提高嬰兒肌肉靈活性的好方法,同時還提供足夠的肚子壓力以允許任何氣體通過。還可以進行基本的鍛煉,例如讓寶寶仰臥,並以騎自行車的方式移動腿部。
延伸閱讀:爬行是如何幫助寶寶發育?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如果嬰兒在餵奶後哭泣並且也顯示以下症狀,請由兒科醫生檢查狀況:
(1)發燒
(2)腹瀉和嘔吐
(3)腹脹
(4)身高體重增加不佳
(5)面部和喉部肌肉腫脹
(6)便血
(7)極度嗜睡
這可能是某些潛在健康問題的跡象。醫生可以透過評估症狀以及通過血液和糞便的診斷測試來診斷這些疾病。
延伸閱讀:什麼時候會翻身?關於這個里程碑的7件事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