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兒福聯盟「2017台灣兒童品格現況調查」顯示,現代父母普遍忙於工作,能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51.6%的親子每天談話不到30分鐘,更有26.6%每天聊不到10分鐘。
台灣父母只關心課業
不只量偏低,質也相對匱乏。台灣父母最常和孩子聊的內容,依序是學業(80.7%)、生活常規(71.2%)、交友狀況(52.8%),明顯可見父母最關心的還是課業表現。
我想,看到這個調查結果,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親子溝通問題何在。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一上了國中就變得很彆扭,問他什麼也懶得回答,或是回話時口氣很不耐煩。其實如果父母換個角度想,就很容易洞察原因。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語氣常常是命令、詢問、指導、規範,通常孩子就是聽從的角色,看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這並不是雙向的溝通。
而當孩子進入青春期,要發展一個再生的自我時,父母習以為常的溝通模式就容易製造衝突,尤其當父母關切的問題總是分數和課業時,即使語氣溫和,對孩子都是一種壓力。
另外,如果父母的管教過於權威,讓孩子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那麼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自然會向外尋求同儕的認同,孩子真正的心聲只會告訴朋友,而不是父母。
延伸閱讀:準媽媽摸肚好處?胎兒教育之優勢
延伸閱讀:給現代孟母的一把金鑰
該如何讓孩子願意放心的和你談心事?
我認為父母首先要釐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我願不願意放下權威、指導者的角色,成為孩子親密的心靈朋友、生命的合作夥伴?角色定位調整了,心態會改變,溝通方式和結果也會不同。
譬如讀國中的兒子回家後悶悶不樂,父母可以用較輕鬆的口吻說:「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好喔,願意說來聽聽嗎?」
開啟對話的第一步就是反映、同理孩子的情緒,然後專心傾聽,注視、點頭或是簡單的「嗯」、「是」,都能讓孩子願意說下去。
延伸閱讀:教育孩子:協助幼兒發展邏輯思考能力
我覺得父母常常有一種迷思:孩子犯了錯,一定要說些什麼,才是教育。
但是父母說出來的話,常常讓孩子覺得是單向的溝通,還夾雜了父母的情緒,最重要的是,父母會不自覺的「評價」孩子,
讓孩子覺得不被理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想跟父母說些什麼,出了狀況更不願意讓父母知道。
如果父母願意當孩子生命的夥伴,就會努力讓自己和孩子有更多交集。
譬如:「我覺得你放的這首歌很好聽」、「這部電影有一段好好笑喔」、「學校社團有趣嗎」……至於功課,我認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分數也是。
對於成績不佳的孩子,父母應該協助他找到學習上的瓶頸,並發現自己的優勢,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讓孩子知道不論他的成績如何,父母都是他最好的生命夥伴。
你每天跟孩子說些什麼?你的孩子願意跟你說心事嗎?
只要你除去論斷和指導的習慣,耐心傾聽,先從作一個忠實的聽眾開始,當孩子遇到生命中的衝突或困惑時,他才會願意向父母坦承,尋求建議和協助。
創造一個親子和諧且平等的對話環境,孩子才能在短暫迷航的時候,向著父母這座燈塔行去。
延伸閱讀:教育三歲幼兒 哪些家務最適合?
本文由暐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授權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圖片來源:來自圖庫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