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哭聲在嬰兒時期是再平常不過了,然而寶寶哭了到底要不要馬上去哄他?這個理論有不同的看法,小編認為馬上去抱的話可能會養成寶寶依賴的習慣,造成以後只要不抱他就大哭,這樣苦的終究是爸媽…
一、寶寶哭鬧不要馬上抱
1、營養不良造成
愛哭而不愛笑的嬰兒,多見於體質差,有可能缺鈣缺鐵。應該設法給予維生素A、D和鈣、鐵的補充。

2、觀察哭鬧原因
有的人怕抱嬰兒會養成嬰兒整天讓抱的壞毛病,就不去抱嬰兒,這對嬰兒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的。當然抱嬰兒要適當,不能嬰兒一哭就去抱,要善於觀察和瞭解嬰兒啼哭的原因。
延伸閱讀:不睡覺就不會長大?如何讓寶寶睡覺
3、是否明顯異狀
但當嬰兒哭鬧不止時,父母應詳細觀察是否被蚊、蟲叮蛟,尿布潮濕,異物刺激,饑餓、寒冷、發熱、生病等。
注意事項:哭鬧有時也是某些疾病的徵兆。
4、哭是生理現象
嬰兒適當的哭鬧,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哭可以運動全身,增加肺活量,使全身血液流通旺盛,促進生長發育,是有益處的。
貼心建議:若是哭鬧不止,稍抱一下,不哭了就可放下,否則總想抱著或搖著、抖著,這就形成了壞習慣。
延伸閱讀:為什麼寶寶被別人抱就哭?媽咪抱就不哭?
二、寶寶為什麼愛哭?
1、只是想被關注
現在的家長孩子生少,太過寶貝孩子,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2、父母態度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3、常被父母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
4、基本心理需求
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延伸閱讀:寶寶放下就哭?可能原因有哪些?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s://goo.gl/qFdp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