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歲左右的寶寶,熱衷於記各種事物的名稱,他們第一期的問題階段開始了。無論碰到什麼,都會問這是什麼呀,那是什麼呀?他們的問題非常簡單,基本不會出現回答不上的情況,可是他們喜歡不停的重復,明知故問,開口就問,反復地問,問的直叫當父母的直想大呼“救命啊!”
面對寶寶的十萬個為什麼態度上四不要:
★不要不予理會不
★要覺得不耐煩
★不要敷衍了事
★更不要挖苦孩子。
面對寶寶十萬個為什麼方法上四不要:
★ 要偶爾的裝裝糊塗
★要配合寶寶反复做相同的回答
★要經常性的反問孩子
★要充滿樂趣的問答方式。
父母弄清孩子想知道什麼:
★父母應該先確認孩子到底想問什麼,或設置一個類似或接近答案的問題來幫助孩子確定。
★例如當孩子對母雞伏在草堆上的行為感到疑惑時,父母可以問他“你想知道雞蛋是從哪裡來的?”或“你想問雞在那里呆著幹什麼?”以這種方式來鎖定孩子的疑惑,回答起來就有的放矢了。
父母回答問題實話實說:
★孩子對事物的了解只需要一個雛形,父母只需用適合他年齡的詞語,簡單回答就可以了。
★譬如父母在親吻被孩子看見,他也許會問:“爸爸你在做什麼?”父親可以大大方方跟孩子說:“爸爸喜歡媽媽,所以吻吻她。爸爸也同樣喜歡寶寶。 ”說完也在孩子臉上親一下,讓孩子明白親吻是一種愛的表現,而不是什麼醜惡的事。這既簡單而誠實地解答了孩子的問題,又避免了尷尬,孩子也能接受。
父母答不上時該怎麼辦?
★遇到回答不上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要胡亂解釋或搪塞了事。先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尋找答案,或者參閱一些相關書籍,或者向別人請教。
★這樣做的目的
一是讓孩子明白,個人能力是有限的,父母也有不懂的時候。
二是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誠實品質。
三是告訴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徑有多樣性,每個人都要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學習。
父母要善待孩子的提問:
★無論孩子的問題讓你多麼心煩,也不要有厭惡的言行,這樣會挫傷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們喪失進取心。
★確實很忙時,可以告訴孩子:“媽現在很忙,等媽媽忙完了再回答你的問題好嗎?”要知道,大人們回答問題的方式、語言甚至技巧,將會對孩子今後如何學習、智力開發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寶寶提問有助於記憶發展:
★其實,寶寶是在用提問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記憶,這是他聰明的一種表現,父母心裏應該覺得高興才是。
★把握寶寶主動認知世界的機會,靜下心來,好好的回答寶寶的問題,這也是難得的意義非凡的親子時光。
配合寶寶反復做相同的回答:
寶寶反復的提問,是因為他們還不確信已經完全記住,因此,當寶寶反復的問同一問題,不要說“剛剛我告訴過你的呀”,而要更加清楚地回答,幫助寶寶加深對事物的印象。
可經常性的反問孩子:
反問孩子,“你覺得是什麼呢?”,可以啟發寶寶去思考,發揮他的想像力,培養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沒有信心把他的答案說出來,鼓勵孩子自己來回答問題,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真正的親子互動,不是一個問,一個答。而是雙方之間有問有答,這樣才會讓親子時間充滿樂趣。
充滿樂趣的回答方式:
兩歲寶寶提出的問題,不能以大人的方式來回答。比如,他要問你熊貓是什麼啊?那父母不能從大人的角度想要專業的回答這個問題。
而要從寶寶所了解的,和感興趣的方面著手,可以簡單的說:熊貓是喜歡吃竹子,喜歡爬樹,喜歡睡覺,喜歡翻跟鬥的動物,他一天可以吃很多的竹子,他睡覺的樣子很可愛,他翻跟鬥的時候就像皮球一樣在地上滾動。。。。配合肢體動作,加上誇張的語言,一下子就讓熊貓的形象在寶寶眼裏活躍起來。
鼓勵寶寶積極提問,認真回答寶寶的問題:
淳淳善誘,啟發寶寶的思維,在快樂的一問一答中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父母就會發現,寶寶的十萬個為什麼,不是一件囉嗦和讓人不耐煩的事情,而是寶寶送給自己的又一個天真可愛的禮物。
資料來源:好孩子科學網 寶寶樹 民工團 親子頻道
媽媽育兒百科 整理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