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3 月 寶寶脊椎生長 哪些事情應該注意?
導讀:嬰兒剛出生時,脊椎和骨骼都是軟的,所以需要特別的保護,才能防止生長異常。跌倒、分娩、姿勢不良都會影響骨骼的發展,所以媽媽除了幫孩子補充營養之外,也要特別注意幼兒的姿勢以防止骨骼發展異常。
一、了解寶寶的脊椎發展
1、幼兒脊椎數量
脊椎有24個骨頭組成,7個在頸部、12個在上背部、5個在下背部。也就是說,只要這當中任何一個部位受傷,就會傷到脊椎。
2、脊椎重要功能
24個脊椎是在保護連接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脊髓和神經。因此,脊椎和神經系統是保持妳和孩子健康的關鍵。

各種意外都可能傷害嬰兒的脊椎。
3、留意分娩創傷
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分娩過程也可能造成孩子創傷和壓力事件。根據研究,鉗子、真空、剖腹產等都可能因為拉或拖嬰兒的頸部,造成嬰兒第一個脊柱脫離。
延伸閱讀:預防嬰兒脊柱側彎注意寶寶骨骼發展
4、軟骨轉成骨骼
嬰兒的脊椎是由膜和軟骨開始的,等到3個月後,才會變成比較堅硬的骨骼。這也是為什麼新生兒抱起來都軟軟的,需要特別的支撐。
5、保持脊椎正常
寶寶就如同小樹苗一樣,只有維持正常,才能確保脊柱直立的生長。因此,妳應該要注意寶寶的姿勢,避免姿勢不良影響骨骼發育。
6、預防骨骼移位
生活中的小事件,如學習走路時跌倒、分娩過程、背重袋、坐姿或睡姿不佳等情況,都可能導致脊椎中的骨骼移位。
7、脊椎問題跡象
如果嬰兒的脊椎出現問題,妳會發現寶寶過度哭泣或絞痛、脖子傾斜一邊、頻繁感冒和生病、延遲發育里程碑、步伐和平衡問題、耳部感染等。
延伸閱讀:兒童養成好習慣姿勢影響骨骼和視力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