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 月 幼兒行為退化 爸媽應該怎麼處理?
導讀:有時候兒童會出現退化性的行為,像是突然尿床,或是學嬰兒伊呀伊呀,不肯說話。這有可能是因為他的生活歷經變化,或是覺得好玩、想吸引妳的注意。妳可以試著多陪孩子,和他談論,並允許他偶爾的示弱。
一、導致幼兒行為退化的原因
1、增加新的發展
雖然沒有堅固的科學依據,但根據許多家長和醫療保健業者表示,許多幼兒在某些發展領域有新進展時,另一項發展就會退化。所以如果妳發現孩子行為退化,有可能是因為有新的發展。
2、經歷生活變化
另一個導致幼兒行為退化的原因,有可能是生活上經歷了變化,像是家庭環境改變、換新的保母。不一定要大的動盪才會影響幼兒的行為,即使不重要的變化也可能對孩子造成干擾。
幼兒行為退化有可能是因為生活歷經改變。
3、因為新奇好玩
有時候幼兒也會因為新奇好玩而做出退化的行為,特別是當其他年紀較小的幼兒出現時。比如孩子看到小嬰兒爬行,就學他爬行,看到小嬰兒穿尿布也吵著穿尿布。
延伸閱讀:過度刺激寶寶導致認知行為缺陷
4、吸引妳的注意
妳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別的事情上面?另一個孩子?工作?家務?這樣的忽略有可能會導致妳的孩子藉由退化的行為來吸引妳的注意。
二、如何解決孩子行為退化?
1、提供額外關注
如果妳知道孩子面臨一個重大的里程碑或變化,試著給他更多的關注和擁抱。有時候孩子行為退化是想讓妳知道他的脆弱,並想從妳這邊獲得一點安慰。
2、和孩子談論它
如果妳的孩子年紀大了,語言已經發展的很好,妳可以嘗試和孩子談論他行為的變化,或是他對任何事情感到不安。
延伸閱讀:幼兒行為異常如何判斷孩子需要專業協助?
3、著重成長優點
如果妳一直關注孩子的退化行為,有可能會導致不斷的循環。因此,妳應該要將焦點放在適當的發展性行為,並讓孩子知道當大男孩或大女孩的好處。
4、允許短暫沉迷
允許孩子短暫的沉迷是向孩子保證,他的成長不代表不能再當妳的小寶寶,尤其是他脆弱的時候。這有助於讓孩子抒發情緒,也有助於增加妳們的連結。
5、可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的行為退化是因為好奇或好玩,妳也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他被其他更好玩的事物吸引,就能避免他做出退化的行為。
延伸閱讀:三歲幼兒惱人行為媽媽可能會抓狂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