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1 月 父母育兒須知 哪些事千萬不要幫孩子做?
導讀:很多爸媽都會覺得自己的小孩還小,因而幫他處理或解決某些事物。但是,有時候幫忙孩子處理反而是一件壞事,像是滿足幼兒的購物慾望、幫忙做作業、收拾爛攤子等,這只會讓兒童喪失獨立能力,不懂負責。
一、哪些事爸媽不要幫孩子做?
1、滿足孩子物慾
孩子有可能非常物質,他們想要任何一樣他看到的物品。但是,不要隨便購買孩子想要的所有東西,這能幫助妳省錢。此外,孩子需要知道怎樣才能賺到錢購買他想要的東西。
2、滿足孩子口慾
很多爸媽都會擔心孩子沒吃飽,所以追著孩子餵食,或是以其他食物來滿足孩子。但是,以不健康的食物當作午餐並無法讓孩子健康。因此,不要害怕孩子飢餓,堅持健康飲食。
爸媽千萬不要幫孩子做作業。
3、完成家庭作業
這也是很多爸媽常犯的錯誤。雖然這樣可以節省妳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卻無法讓孩子學習,並為自己負責。因此,妳千萬不可幫孩子做作業。
延伸閱讀:親子教育:如何提升爸媽的育兒術
4、收拾善後髒亂
孩子總是會弄髒弄亂家裡所有的地方,但妳不是他的傭人,需要幫他清理善後,收拾爛攤子。因此,要求妳的孩子負責清理他的髒亂。
5、找尋所有物品
妳的孩子找不到他的小汽車?還是水壺?妳需要做的不是幫他找出來,而是幫助他懂得收納和整理,物歸原位。
6、送東西到學校
孩子難免有忘記帶東西到學校的時候。不論是便當盒或是家庭作業,妳都不應該幫他送去。孩子需要學會為自己負責,而不是有妳這個後盾,讓他不用為自己的事負責。
7、浪費無謂時間
如果妳的孩子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電視、手機或是電腦上,妳可以關閉它,或是設定密碼鎖。妳的孩子應該要花時間在更健康的事情上,如學習和運動。。
延伸閱讀:親子教育爸媽的育兒壞習慣
二、孩子被保護過度的缺點
1、無法獨立自主
如果妳什麼事都幫孩子處理、解決,孩子會不懂得怎麼自己去應付或解決事情,這會讓他無法獨立,只能繼續仰賴別人的幫助。
2、容易挫折沮喪
通常被過度保護的孩子都很難面對失敗和挫折,而且會更容易感到沮喪和受傷,遇到問題容易鑽牛角尖,導致行為偏差。
3、人際關係不良
有時候被保護過度的孩子都太自我為中心,這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讓他容易被排擠,結交不到好朋友。這也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心理。
延伸閱讀:幼兒教育:如何刺激孩子獨立自主?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