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台南市爆發登革熱疫情,造成民眾都心驚膽跳。登革熱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患者會出現高燒、紅疹、關節肌肉疼痛等症狀。為了預防兒童感染登革熱,最好遠離疫區,並且應保持居家環境的整潔。
一、孩子罹患登革熱的症狀
1、出現高燒等級
出現高燒是登革熱的特徵症狀之一。由於高燒容易與其他病毒性的發燒搞混,因此只要發燒超過40度醫生就會建議進行登革熱測試,以防止進一步的併發症。
2、關節肌肉疼痛
登革熱的另一個明顯症狀是關節疼痛。不過此症狀容易與病毒性發燒或其他形式的瘧疾搞混,因此需要結合其他症狀一起參考。
3、腫大的淋巴結
世界衛生組織描述登革熱有另一個特徵症狀是淋巴結腫大。不過淋巴結也有可能因為感染所引起,因此還是要參考其他的症狀。
4、眼睛後面疼痛
這又稱為眼眶疼痛,這是一種病毒性發燒很常見的症狀,所以很容易搞混。應該要合併其他症狀一起來診斷登革熱。
延伸閱讀:疫情失控延燒 5名嬰兒也染登革熱
5、頭痛以及腹瀉
由於血小板的數量突然下降,因此登革熱患者經常有頭痛的現象。伴隨著腹痛,腹瀉也是另一個常見的症狀,而且全身會出現疹子。
6、出現極度疲勞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這是嚴重登革熱的症狀。由於血小板的數量下降,患者經常會有極度疲勞的症狀。極度疲勞和發高燒是嚴重登革熱的指標。
7、會出現低血壓
低血壓是因為血小板的數量迅速下降所引起的,這是嚴重登革熱的另一個症狀,需要立即治療,否則會有危險。
8、嘔吐以及噁心
嘔吐和噁心是登革熱患者很常見的症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如果出現吐血的症狀屬於嚴重登革熱,需要立即就醫。
延伸閱讀:9歲童染登革出血熱住進加護病房
9、出現牙齦出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嚴重登革熱的另一個症狀是牙齦出血。牙齦出血是一種跡象,表示患者的血小板數量已經降到危險水平,需要立即就醫。
二、了解登革熱基本常識
1、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是由蚊子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潛伏期有5~8天。台灣常見的登革熱類型為典型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
2、夏季容易流行
由於登革熱是由蚊蟲叮咬所傳播,因此在蚊蟲容易滋生的夏季最容易引發流行。其他像是容易有蚊蟲的地區也常有登革熱的流行。
3、預防甚於治療
登革熱的許多臨床症狀都可能引起生命的危險,因此預防甚於治療,平時應該要維持居家環境清潔,避免蚊蟲孳生。
延伸閱讀:嬰幼兒蚊蟲叮咬預防治療事項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iKqw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