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嬰幼兒最快可在4個月的時候長牙齒,也有的小孩要到8、9個月才開始長,沒有一定。但長牙的幼兒通常會有共同的跡象,像是流口水、咬東西、抓耳朵等等,甚至是失眠、發燒、腹瀉、食慾不振都有可能。
一、寶寶長牙齒的徵兆有哪些
1、會出現流口水
當寶寶長牙齒的時候,口水會流的比平時多。這是因為疼痛和冒牙會讓他張口更長的時間,此時要避免臉部因為口水而感染。
2、出現牙齦腫脹
當牙齒開始冒出來的時候,它會切開牙齦,因此造成牙齦腫脹。因此,只要寶寶的牙齦脹脹及疼痛,就是他在長牙。
3、寶寶感覺疼痛
牙齦腫脹和冒牙會引起寶寶不舒服,因此妳會發現,妳的寶寶變得很容易生氣、暴躁,大部分時間很難取悅及挑剔。
4、耳朵周圍搔癢
牙齒問題常常會影響耳朵,冒牙同樣也會觸發耳朵問題。如果妳的寶寶頻繁的抓傷耳朵,有可能是出牙。如果沒有出牙,檢查看看是否皮膚感染。
延伸閱讀:寶寶長牙疼痛運用天然舒緩方式
5、出現失眠情況
一般情況下,寶寶除了吃飯、玩樂之外,就是睡覺,但是當他正在長牙的時候,會出現睡覺問題,有可能半夜清醒或是睡不好。
6、出現食慾下降
寶寶長牙的時候,可能不會吃得太多。疼痛、牙齦腫脹和耳朵搔癢都可能會導致寶寶的食慾下降,所以吃不多。
7、喜歡亂咬東西
當寶寶長牙的時候,可能會開始喜歡咬東西,如果此時妳還在哺育母乳,可能要留意寶寶啃咬妳的乳頭,造成乳頭受傷。
延伸閱讀:寶寶牙齒保健了解嬰幼兒乳牙
8、牙齦內有牙齒
最明顯的長牙跡象就是,妳會在寶寶的下顎發現白色的牙齒。寶寶的第一顆牙齒會是下門牙,而且一次都是長2顆。
二、舒緩方式以及長牙併發症
1、如何舒緩不適
提供寶寶一些可以咬的物品,像是固齒器、小毛巾,另外還可以幫寶寶冰敷,靠在腫脹的牙齦上。也可以直接給寶寶冰塊啃,降低疼痛。
2、長牙的併發症
長牙是成長的一部分,有些寶寶在長牙時會發燒,溫度通常不高。有的寶寶會出現流鼻水和腹瀉的情況,但都不嚴重。
延伸閱讀:嬰幼兒牙齒保健父母避免犯錯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5M2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