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常常會聽到人家傳說很多照顧嬰兒的方式,有些是不錯的經驗傳承,但有些則像是以訛傳訛,或是方式過於保守老舊。其實爸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主要還是以自己的照顧方式為主比要好。
一、過時的照顧寶寶方式
1、每天都須沐浴
事實上嬰兒並不會像成人一樣因為流汗而發臭,所以他們只需隔2~3天洗一次澡即可。但如果妳習慣每天幫寶寶洗澡也無妨,只是記得幫寶寶滋潤皮膚。
2、睡覺最好黑暗
雖然有些寶寶真的睡眠很淺,但事實上,有的寶寶是可以接受一盞小燈和背景噪音,而且如果妳讓他習慣有點小噪音,可以讓他更容易在其他地方入睡。
3、用酒精來退燒
事實上酒精並無法幫助寶寶降低熱度,而且它還不安全,因為它有可能被寶寶的皮膚吸收,進入寶寶身體。
4、哭就抱會寵壞
其實4個月以下的寶寶並不懂得如何自我安慰,他們只知道靠吸吮來撫慰以及喜歡被包紮,但僅此而已。寶寶哭時抱起他們,可以讓他們知道父母永遠在他身邊。
延伸閱讀:照顧新生兒襁褓嬰兒應注意事項
5、消毒奶瓶奶嘴
奶瓶和奶嘴必須在開封時先消毒過再使用,之後可以不必每次都消毒,使用肥皂及水清洗即可,寶寶平時就暴露在很多細菌的環境中,比奶瓶奶嘴還多。
6、趴著睡比較好
事實上,趴睡可能會造成嬰兒猝死,平躺比較安全。寶寶趴睡容易因為吐奶或是嘔吐而窒息,因而發生猝死。
7、固定餵養時間
事實上,只要寶寶餓了就會討吃,飽了就不吃,如果妳固定時間餵養,可能會有負面影響他的健康飲食習慣,
8、穿鞋保護腳趾
當寶寶在地面上行走的時候,他是用自己的腳趾在抓地,所以最好是不要穿鞋。但如果是在外頭,可以讓寶寶穿著有良好抓地力的鞋子。
延伸閱讀:照顧新生兒共眠的優點及缺點
二、什麼是新生兒的正常情況
1、寶寶頭型偏長
由於寶寶出生時經過產道,因此他的頭型有可能會呈現橢圓形,這是正常的,只要經過2~3天就會恢復正常形狀。
2、眼睛輕微出血
寶寶在分娩的過程中,眼白的微小血管可能會破裂,出現小小的出血,這些紅色標記通常幾天就會消失。
3、皮膚呈泛黃色
寶寶如果皮膚偏黃,是因為黃疸的關係,大約有60%的嬰兒會有黃疸的問題。這是因為寶寶的肝臟還不成熟,無法有效代謝。
4、寶寶雙腳彎曲
嬰兒是緊緊地縮在媽媽的子宮裡,因此他的腳會從腳趾向內彎縮,通常會自行糾正幾個月,因為他現在的腿是自由的踢了。
延伸閱讀:照顧新生兒幫助寶寶多方面發展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vcK8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