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 月 協助幼兒發展 肢體平衡與協調
導讀:大部分的寶寶在一歲之後,都應該已經在學走路了,此時的他們最需要鍛鍊手腳的肌肉,以及身體的平衡和協調。因此,爸媽可以利用很多玩耍的時候,讓孩子盡量跑、跳,練習各種肢體動作,訓練身體協調性。
一、如何協助幼兒身體的發展
1、讓他攀爬物體
讓孩子去練習攀爬物體,不論是上下樓梯或是任何控制自己身體的形式,讓寶寶去探索,並且伸展自己身體各個部位。
2、指出身體部位
問問妳的寶寶這是他身體的什麼部位,讓他練習說出來。也可利用童謠「頭、肩膀、膝、腳趾」來讓寶寶了解身體的部位。
幼兒應該要訓練他的肢體協調性。
3、了解身體部位
讓寶寶知道身體各部位的功能,像是眼睛是用來看東西,耳朵用來聽聲音等等,並且討論這些部位帶給他的好處。
延伸閱讀:刺激寶寶發展也可寓教於樂
4、玩塊狀的物體
使用一些小的、相扣連的積木來讓寶寶玩,透過這些小東西寶寶可以練習精密的動作,以及強化他手部的敏捷和靈巧。
5、執行操作活動
讓寶寶玩一些操作的遊戲,像是撕紙拼貼、揉紙球、串珠珠等,透過這些活動可以強化寶寶手部的肌肉,以及協調性。
6、其他類型活動
玩一些可以練習平衡和協調的活動,像是頭部平衡沙包、走跑跳、投擲踢球、簡單的拼圖等,不同類型的活動可以強化寶寶身體協調及平衡發展。
延伸閱讀:重視新生兒發展多和寶寶互動
二、照顧幼兒飲食營養應注意要點
1、均衡攝取食物
應該讓寶寶嘗試各種類型的食物,蔬菜、水果、肉類,不同類型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價值,而且吃不同類型食物也可以避免日後寶寶挑食。
2、固定時間用餐
幼兒喜歡固定的常規,像是固定時間起床、固定時間睡覺、固定時間吃飯,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知道接下來會做什麼事,所以讓寶寶固定時間用餐。
3、盡量一起用餐
用餐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讓幼兒和大家一起吃飯可以讓他學習大家的用餐習慣,也可以凝聚全家人的感情。
4、避免加工食物
加工食品含有很多的添加劑,對於正在成長的幼兒並不健康,因此盡量避免讓寶寶食用。另外,含糖飲料最好也不要喝,以免蛀牙。
延伸閱讀:嬰兒階段性發展提高寶寶認知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非經授權,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jmyL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