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家長餵食嬰幼兒之後,若經常出現溢奶或者吐奶狀況時,家長即可以合理懷疑,小朋友可能是因為胃食道逆流而產生此種問題。究竟產生此種情形的因素為何?又該如何預防相關症狀呢?一塊兒來了解此主題吧!
一、小孩胃食道逆流原因
1、先天生理結構
通常都是因為生理性構造的關係,人類的食道以及胃有個區塊稱為賁門,ㄧ般由食道到胃本來就要避免食物迴流狀態。
2、賁門較為柔軟
不過由於賁門不若幽門有較為厚實的肌肉作為關防,其肌肉彈性壓力原本就比較低若,所以在正常的狀況之下,仍然相當很容易有逆流現象。
延伸閱讀:嬰幼兒吐奶溢奶新手爸媽不慌張
二、判斷寶寶胃食道逆流
1、酸鹼數值檢測
家長如果想要確認有無此情況,可以經由專業人員指導,利用全天後的酸鹼值監視器診斷檢驗。
2、胃部物進食道
原則上食道為鹼性,但是在胃食道逆流發生時,胃酸會讓食道裡面的酸鹼值小於四,也就是以為胃內部的東西已經跑入食道。
3、仍算正常狀態
一般而言,大概會有5%到10%寶寶的營養會出現迴流,因此還屬於正常狀況,不過年紀愈大就會慢慢好轉,約兩歲之後會完全改善。
延伸閱讀:嬰幼兒溢奶原因與改善方式
三、預防嬰幼兒逆流問題
1、逐漸趨於好轉
胃食道逆流屬於生理性構造關係,所以可能沒辦法不逆流,因此嚴格來說無預防方式。此種狀況不會有遺傳,僅為生理狀態,也不是病症病理性問題,但是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失不見。
2、情況嚴重患者
如果是已經嚴重到要治療的人,多半是發生在腦性肌肉麻痺問題、構造問題、神經系統問題、先天性心臟病、腸道出現畸形的小孩等。
3、腦性麻痺傷害
尤其是出現於腦性麻痺者身上,比較容易有溢吐狀況,像是腦傷導致的狀況,或者長期臥床的孩子,其由於在腦部損傷後有麻痺情形,所以更容易有吐奶情形發生。
4、分娩時受損害
若是寶寶在生產的過程中有受到傷害、缺氧等等狀況,也比較容易會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出現。
延伸閱讀:寶寶拍打嗝預防溢奶要注意
四、寶寶餵奶後處理辦法
1、先用直立姿勢
建議家長在平常給寶寶餵奶之後,別讓小朋友太快就躺平,應該要先維持直立姿勢,或者讓寶寶呈現半直立的姿態,好利用地心引力把奶水移到胃裡面去。
2、盡量不要趴睡
父母也可以把小寶寶的頭部抬高大概30度左右,基本上就能夠改善此種不良狀況。但不建議利用趴睡法,因為趴睡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等問題。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m1E9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