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寶寶也會有口臭的問題出現,預防勝於治療,所以家長要先大概知道,孩子有可能產生口臭的因素,接著要教導寶寶,盡量避開可能會引起口腔味道過重的原因,像是不要偏挑食或者清潔牙齒等等。一起來了解吧!
一、養成進食後刷牙習慣
1、父母幫忙潔牙
由於三歲之前的嬰幼兒還不會自己刷牙,所以家長可於每回用餐後,以紗布蘸點清水或者淡鹽水潔淨口腔,沒有一定要用牙膏做清潔動作。
2、引導孩子刷牙
若是三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即能教導孩子怎麼刷牙,並且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與步驟,之後讓寶寶自己動作來潔淨牙齒。
3、培養良好習慣

刷牙不但能夠防止口臭,也為治療口臭的有效辦法;特別應該要讓孩子從小養成注重口腔衛生的習性,而且要做到飯後漱口與早晚刷牙的動作。
延伸閱讀:寶寶流口水吐泡?小心疾病上身
二、保持胃腸道規律健康
1、蔬果不能缺乏
嬰幼兒的飲食特性要有一定的規則,才可以維持正常優良的消化作用;成分攝取上要多吃蔬果,粗細纖維彼此夾雜配給,讓排泄功能可以最佳化,一般有健康的身體就可以杜絕口臭的相關狀況。
2、不能挑食亂吃
此外,父母還要教育小朋友不挑嘴、不偏食,甚至也不可以胡亂暴飲暴食;這樣一來才會有良好的消化模式,讓體內的廢氣問題降低。
3、詢問醫師意見
萬一孩子有出現消化功能紊亂或者失調時,家長可經過醫師同意後,斟酌份量給孩子使用腸道益生菌等等食品來協助消化動作,好讓腸道健康恢復運作。
延伸閱讀:寶寶流口水吐泡原因利弊分析
三、小孩盡可能少碰甜品
1、齲齒細菌產生
一來孩子食用甜食較易有蛀牙問題,齲齒容易使細菌滋生且使口腔有臭味出現;二來甜食會使小孩的胃腸吸收不佳或者使消化受到刺激,尤其是在就寢前吃甜食會更不利消化。
溫馨提醒:所以甜品盡量別給身體功能還沒健全的小朋友食用。
2、氣味特別食品
另外,給小朋友進食特殊味道的食物以後,要趕快讓其做漱口或刷牙動作,好舒緩口臭且消除當下口腔異味;如果無法完全清除口臭,應該先停止吃該類食材後1至2天,待整個消化後再食用。
延伸閱讀:口水營養功效為何流口水?
四、正常良好日常生活習性
1、活動量要充足
飲食方面要給孩子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材,能夠維持排便通順;每日要做一定的體能運動,促使胃腸功能進行消化動作,以維護體內健康循環。
溫馨提醒:平常要多飲用開水,保持口腔部位濕潤,讓唾液分泌變多以完成口腔清爽的目標。
2、器具乳頭衛生
嬰幼兒所使用的碗盤與奶瓶等用品,都要多清洗殺菌消毒;而母奶餵養的寶寶,母體本身的胸部和奶頭的潔淨動作也要特別護理,才可以避免掉小朋友口腔炎的產生。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A0rz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