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嬰幼兒在0到1歲時,為發育過程中變化最多的階段,除身高與體重外,一歲前的孩子會經歷甚為重要的「翻身、坐姿、爬行、站立、走路」等動作的開展。針對此五項行為,其進展的正常模式為何呢?一起來看!
一、五大動作重要性說明
1、觀察寶寶潛能
一般來說,五大粗動作可以顯著觀察出孩子的發展狀況,能從中明白其發展序位;另外,也可以藉由粗大行為來檢視腦部神經是否按照正常速度生長。
2、大腦病變狀況
部分病症像是腦部問題,會首先反應於粗大舉止上,所以粗大動作若是明顯落後的寶寶,必須檢查有無腦神經成長的情形,也許和腦部先天性發展不正常、早產或與其它先天性症候群相關。
3、神經骨骼肌肉
五大動作的翻身、坐姿、爬行、站立、走路等動作,和神經、骨骼、肌肉的開發有關連。若是此些行為皆成熟,小孩會慢慢做到這幾項舉動,但不一定會完全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
4、個人順序不同
有的寶寶會先站或走,然後才會爬;並非一定先爬,才會站與走,主要按照小孩的年齡去來了解其有出現哪些移行能力。
5、多樣環境接觸
這些個動作對幼寶寶而言,為最早探索環境條件的方式,由翻身起始,孩子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不若仰躺般,只可以看見天花板或者眼睛上頭的視野而已。
溫馨解說:當孩子開始會坐、爬、站時,高低視力範圍也就不同,會和環境產生更多的互動情形。
6、發展較慢現象
整體而言,假若孩子沒有很明顯的落差,在其後還可追得到;成長較慢一些,父母要留心孩子日後有無協調、感覺統合等狀況,或者是否合併他種精細動作,甚至是語言進化遲滯情形。
延伸閱讀:寶寶粗動作發展爸媽能做什麼?
二、寶寶發展較差的原因
1、腦部先天異常
如果五大動作發育出問題,首先必須要排除腦神經方面的病症,包含大腦先天性生長異常,或者腦部曾經受過創傷,甚至是腦部發炎如腦膜炎等狀況。
2、代謝基因情況
此外,也可能為合併其餘基因症候群或者代謝相關問題。當然骨骼與肌肉成長不佳,也會波及五大動作的開展,不過這要經由醫生的診斷。
溫馨提醒:像是脊髓肌肉萎縮症,即是由於支配肌肉的脊髓神經有問題出現,造成粗大動作的發展落後以及退化。
3、多為刺激不夠
有部分寶寶發展不好的因素是刺激反應訓練不足,像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哭鬧,多半經常抱著或背著,反倒減少了小孩他練習這些動作的時機。
溫馨解說:慢慢寶寶的骨骼組織沒法發育成熟,也會變得愈來愈沒力氣,更不愛動,甚至有的爸媽覺得說,等孩子大一些就什麼都能自己學會,但其實這種觀念非常錯誤。
延伸閱讀:嬰幼兒四大動作危害健康須知
三、幼兒粗動作約略時間
1、翻身坐著爬行
寶寶會翻動身子大約是4~6個月期間,接著慢慢就開始學習坐樣,大概是6~8個月時,然後在8~9個月時漸漸採取俯爬行為。
2、站立姿態行走
時間來到9~10個月了,孩子已經藉由扶持而學會站著,再來就是約10~15個月,當小孩具備了更好的條件,就能靈活運用身體而步行了。
兒童發展里程碑 (亞東紀念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編製)
年齡/項目 | 一 個 月 | 二 個 月 | 三 個 月 | 四 個 月 |
粗動作 | 俯臥時頭稍可抬起 | 俯臥時頭抬起45° | 俯臥時頭抬起90° | 協助坐起時頭可以固定側躺 |
精細動作 | 會反射性抓住放入手中之物 | 眼睛隨物可轉動90°以上 | 雙手可移在胸前接觸 | 可將手抓住的物品送入嘴巴 |
年齡/項目 | 五 個 月 | 六 個 月 | 七 個 月 | 八 個 月 |
粗動作 | 拉小孩坐起,他會稍用力配合頭不會後仰 | 完全會翻身。坐著用雙手可支撐30秒 | 肚子觸地式爬行、抱起會在大人腿上亂跳 | 坐得很好、雙膝爬行 |
精細動作 | 兩手各可抓緊小物品 | 手會去玩弄繫在玩具上的線、會敲打玩具 | 坐著時手會各拿一塊積木、將積木從一手移到另一手 | 手像耙子一樣抓東西 |
年齡/項目 | 九 個 月 | 十 個 月 | 十 一 個 月 | 十 二 個 月 |
粗動作 | 扶著東西可維持站的姿勢、可前進後退爬行 | 扶東西邊緣會移步、站著時會想辦法坐下 | 獨立站10秒拉著一手可以走 | 單獨走幾步。蹲著可以站起來 |
精細動作 | 以拇指合併四指鉗物、以食指觸碰或推東西 | 拍手、雙手各拿一塊積木相互敲打 | 會把小東西放入杯子或容器中 | 以拇指和食指尖拿東西 |
年齡/項目 | 21—24 個月 | 24—27個月 | 28—31個月 | 31—36個月 |
粗動作 | 自己單獨上、下椅子、原地雙腳離地跳躍、腳著地方式帶動小三輪車 | 用整個腳掌跑步並可避開障礙物、可倒退走10公呎不扶物、單腳站1秒 | 雙腳較遠距離跳躍,向前翻筋斗、單腳可跳躍2次以上 | 一腳一階上下樓梯、單腳可平衡站立、會騎小三輪車、會過肩投球 |
精細動作 | 球丟給他會去捕捉、可一頁一頁翻厚書、疊高6—7個積木 | 模仿畫橫線、可依樣用三塊積木排直線、可一頁一頁翻薄書 | 疊高八塊積木、會用打蛋器、玩黏土時,會給自己成品命名 | 模仿畫圓形用小剪刀,不一定剪得好 |
溫馨提醒:每位寶寶成長速度不一樣,以上所列的里程碑屬於簡易參考,正常的孩子也許會跳過一兩項,直接進階到下一階段,但若您的孩子一直落後於年齡能力之後,則需特別注意喔!
延伸閱讀:嬰幼兒反射動作健康展現免緊張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zaBj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