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出現許多轉折,有些部分看外表即可察覺,但有些部分卻是內在發生的,這些身體內部所產生的改變,也會影響準媽媽的身體狀態。小編針對主題做了詳細的整理,一塊兒深入了解內容吧!
一、懷孕循環系統轉變情形
1、心臟位置更動
懷孕時心臟位置會有改變,因為橫膈膜升高,讓心臟往左、往上、往前移位,血流量與血流速也增大。後期心跳通常每分鐘能變多10~15次,懷孕32至34週為高峰,且會一直維持到生產。
溫馨解說:此高峰的血容量增加約為1500毫升,大概增多35%;其中血漿變多1000毫升,紅細胞變多500毫升,所以在妊娠期相當容易有生理性的貧血產生。
2、靜脈壓力變動
懷孕會讓骨盆腔的血液,回流至下腔靜脈使血量變多,子宮因為右旋壓迫下腔靜脈,讓血液回流受到阻礙,容易產生下肢、會陰靜脈曲張以及痔瘡。
溫馨解說:孕婦若長期以躺臥位姿勢呈現,還會引發回心血量降低,心排出量若是減少,會導致血壓下降。
延伸閱讀:懷孕前身體檢查預防重大疾病
3、血液內容變化
懷孕時期骨髓會一直有紅細胞產生,紅細胞輕度變多,但比血容量的增加較少。因為血液稀釋,孕婦容易有缺鐵性貧血問題。因為要滿足寶寶的發育與母體各器官的生理變化,要注意補血營養。
溫馨解說:在懷孕期間,凝血因素也會有所變化,凝血因子都會變多,血小板並沒有顯著的改變,而血液處在高凝狀況,能夠利於防止產後出血。
二、孕期生殖系統改變狀況
1、外陰陰道情形
懷孕期間,外陰以及陰道的主要變化,即為局部彈性的提升,這是為了要適應生產;而白帶也會變多,於乳酸菌的幫助下,能夠酸化陰道環境條件,以降低感染問題。
2、子宮軟硬大小
孕婦在懷有寶寶時,子宮會慢慢變大與變軟,在孕期12週時,子宮會超過骨盆腔。準媽媽可以漸漸視察到子宮的高度會逐漸變得明顯。
延伸閱讀:孕婦胎位不正原因矯正有方法
3、卵巢內部運作
懷孕時的卵巢會停止排卵,體積也會稍微變大,孕婦在10週以前,黃體會產生雌激素來保持妊娠狀態;懷孕10週以後,黃體作用會由胎盤代替。
溫馨解說:在懷孕12週之後,不需要再保胎,因為胎盤已經形成,所以能夠維持妊娠情形。
4、胸部豐盈彈性
懷孕時胸部會明顯變大與充血,乳頭也會變黑,乳暈上的皮脂腺會分泌結節,胎盤也會分泌許多雌激素來刺激乳腺的發成長,以幫助日後的哺乳行為。
溫馨提醒:孕婦在後期時,乳房即有淡黃色些微的初乳滲出。這時就要注意胸部的護理,保持乾淨衛生;而在懷孕36週左右時,要避免太刺激乳頭,防止宮縮狀況產生。
延伸閱讀:懷孕做伸展運動幫助生產順利
本文部分文字摘自Parents網站http://goo.gl/GRfD89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圖片來源:http://goo.gl/Hhwr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