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孩子到了兩歲左右階段開始會對生活環境感到好奇,也開始存在自己的主觀想法了。不僅愛亂跑而且開始模仿電視節目或是大人們的行為舉止,常常利用哭鬧來達到要求,讓父母困擾不已,一起看該怎麼做。
一、幼兒生活中常做行為
1、戀棧電視節目
開始對電視裡的影像節目感到好奇而迷戀,任何時候狀況下,一到電視裡演廣告,會很安靜的坐在沙發上,目不轉睛收看卡通等節目,不會有任何狀況。
2、擅於模仿他人
2歲多孩子在聽別人說話,先是注意說話人的語氣和表情,其次才去理解詞義。會說很多的話表達自己的意思,善於學習語言。
3、活潑好奇好動
2歲多的寶寶開始對週遭環境感到好奇,會有很多活潑的行為,動作也相對迅猛。喜愛快爬,愛跳,愛跑。也開始與人有互動,逐漸融入群體生活。
延伸閱讀:嬰幼兒看電視 利弊分析及建議
延伸閱讀:幼兒好動非壞事 全看家長怎麼教
二、如何應對寶寶哭鬧
1、分辨合理要求
大人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大人要以鮮明的態度,堅決的口氣予以拒絕,而不要態度不明朗,口氣猶豫不定。
2、避免哭鬧習慣
兩歲多的孩子平時記憶的水平較低,對大人已堅決拒絕過幾次的不合理要求,仍會以反覆的哭鬧形式提出來。因此,大人的前後行為要一致。
小百科:切忌前幾次拒絕,後來又因被糾纏不過而同意。這樣孩子會覺得只要堅持哭鬧下去最終能成功,因而養成哭鬧的壞習慣。
3、轉移寶寶注意
大人可採用轉移注意的方法。如可自言自語他講故事,開始孩子不理會,漸漸地也會被有趣的故事情節所吸引,忘記了哭鬧。增強孩子的自尊心。
4、教育孩子道理
要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難以理解,大人要堅持講,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凡事都要服從道理而不是隨心所欲,為今後的說服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延伸閱讀:安撫寶寶哭鬧 家長輕鬆搞定!
延伸閱讀:嬰幼兒哭鬧不休 父母如何接招?
三、如何教育孩子耐心
1、適當承擔責任
讓孩子適當承擔一點責任,比如讓孩子做些家務利於培養孩子的恆心和毅力。因此他們比其他孩子更能抵禦周圍的一些誘惑而堅持把事情做完。
2、學會延遲滿足
對孩子的要求不一定馬上給予滿足,最好是通過孩子的某種努力獲得。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培養的孩子能靠對未來獎賞的想像來代替即刻的滿足。
小百科:兩歲寶寶若做什麼都沒耐性,無論做什麼事情遇到困難不會努力去解決,也不會要求幫助。要教育孩子學會延遲滿足,培養耐心。
3、培養耐心習慣
孩子做事的過程中,成人切勿隨意打擾,以免使孩子養成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讓孩子養成一種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延伸閱讀:安撫嬰幼兒哭鬧 先破解哭聲訊息
延伸閱讀:兒童多動症問題多 家長耐心教育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