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懷孕期一定要正視產檢時間,一方面可以瞭解母體及腹中胎兒的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寶寶早產的機會。不過到了懷孕晚期要怎麼判斷早產的徵兆呢?又有哪些情況容易造成早產呢?讓我們一起瞭解吧!
一、定期產檢好處分析
1、了解身體狀況
可以了解孕婦懷孕過程和健康。對孕期合併症和併發症做到早期預防、早期發現,並及早採取有效措施,盡可能避免病情發展,保障孕婦健康和胎兒正常發育。
小百科:對孕婦進行孕期保健、合理營養、自我監護與母乳餵養指導,消除孕婦恐懼心理和顧慮,增強孕婦的信心和自我保健能力,減少孕期合併症的發生。
2、及早發現病症
通過早孕初查,經過詢問病史,全身體格檢查、腹部檢查、化驗等方法,篩選異常孕婦,並將她們轉入有條件的上級醫院進行系統監護。
小百科:對有嚴重遺傳病和畸形胎兒史的孕婦,通過詳細分析和遺傳諮詢,可以產前診斷,及早作出確診,防止某些遺傳病蔓延。
延伸閱讀:正視早產原因徵兆 才能有效防範
延伸閱讀:孕婦產檢:醫院醫生怎麼選?
二、造成孕婦早產因素
1、感染早產隱患
懷孕晚期感染特別是生殖道感染是引發早產的第一因素。不管呼吸系統、腸道等全身感染還是陰道炎、宮頸炎等感染,一旦波及羊膜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導致早產。
小百科:一旦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問題,及早到醫院做婦科檢查。切莫因為害怕藥物影響胎兒而放棄用藥,否則更容易導致早產甚至流產。
2、羊水過多早產
羊水過少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胎兒畸形。羊水太多導致子宮張力過大也易早產。除了妊娠糖尿病、中度貧血及愛吃甜食媽媽可能羊水過多,胎兒神經管缺陷也易發生問題。
3、營養不良早產
營養不良會導致胎兒發育不良,與早產也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孕婦應重視孕期營養保健,必要時補充鐵、鈣等製劑,防止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產。
4、緊張憂鬱心理
研究表明,緊張、憂鬱等心理因素也會引發早產或者流產。因此,孕婦應積極通過自我調節或心理諮詢及必要藥物等方法,改善不良的心態,預防早產發生。
延伸閱讀:孕婦早產原因及預防守則
延伸閱讀:預防早產11要點 孕婦不可不知!
三、孕婦早產徵兆和過程
1、子宮收縮疼痛
要分析子宮收縮有沒有伴隨陣痛,分析有沒有骨盆壓力感、生理痛、腹痛、下部腰痛。子宮口有脫離的感覺或腹部的膨脹感和平常不同,都是早產的徵兆。
2、陰道分泌物多
細心地分析分泌物也是檢查早產症狀的一個好方法。萬一有像水,血液或伴隨異味的分泌物出現,也是早產徵兆。
3、胎動頻率異常
根據胎動的情況,也可以檢查早產症狀。如胎兒活動突動變少或變安靜。
延伸閱讀:唐氏症篩檢 高齡孕婦危險群
延伸閱讀:懷孕羊水早破 居家護理及預防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