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暴力攻擊 打架行為有原因

幼兒暴力攻擊 打架行為有原因


導讀:當幼兒出現攻擊行為時,大多數的家長都會生氣抓狂,但是這樣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最好的方式是了解幼童發動攻擊的主要原因,然後給予正確引導。不要急於喝斥與怒罵孩子,採取硬碰硬的態度容易導致失控!

一、幼兒暴力心理學研究

1、幼兒攻擊行為

兒童心理研究認為攻擊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性。寶貝的這種行為叫作攻擊性行為,是兒童社會性發展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2、內在攻擊傾向

隨著成長,情緒激動的、任性的、不受支配的表現逐漸減少,而報復性的攻擊逐漸常見,表現為摔東西、搶奪、抓掐、咬人、攻擊、罵人、頂嘴和固執己見。

知識家: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

3、給予正確引導

幼兒某些行為如哀嚎、哭泣和發脾氣由於不再受到父母認可,這些行為便會自動減少了。如果正確引導,攻擊傾向可以轉化為成長過程中的力量,轉化為忍耐、堅毅等。

幼兒暴力

兒童心理研究認為攻擊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特性。

4、攻擊具有預示

研究證明,3歲時愛打架的孩子,5歲時仍然愛打架;6-10歲時攻擊性的多少,將預示著10-14歲時打架、嘲笑、戲弄別人、與同伴爭鬥的傾向性。

知識家:這種穩定性對男孩、女孩都適用。

延伸閱讀:孩子行為偏差 家長溺愛惹的禍

延伸閱讀:孩子任性行為 父母正確教育

二、幼童攻擊行為的背後

1、攻擊會有原因

孩子也和大人同樣,不會平白無故的發脾氣,要是他咬了其他小朋友,一定有他自己的緣故。只是1歲左右的孩子還不會為自己解釋。

2、 想法表達困難

將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對1歲的孩子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也正因為如此,孩子沒辦法和他人確立有效的溝通,於是他選擇咬人或是打人,來宣洩自己的不滿感情。

3、出自本能防衛

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於一種防衛,可能是小朋友搶了他的奶瓶和玩具,或者有人先打了他,再或者是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髮。

知識家:寶寶絕不會容忍被欺凌,他會盡力保護自己的利益,這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延伸閱讀:糾正孩子自私行為 身教重於言教

延伸閱讀:孩子不良行為 家長確實教育

4、吸引家長注意

隔代撫養最大的一個弊端是,3歲前的寶貝正處在親子關係依戀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是建立愛和信任的安全感的重要時刻,而父母的缺位,會讓寶貝缺少安全感。

知識家:潛意識擔心媽咪突然離開的孩子,可能會採取破壞性的行為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5、負面情緒影響

當幼兒心情出現低落、沮喪等負面情緒,最容易出現孩子之間的相互打鬧。此外,1歲的孩子正在學習各項能力的時刻,當他遭受失敗時,打人的舉動就很容易出現了。

6、口腔不適導致

1歲左右的寶寶,口腔內牙齒、肌肉都獲得不同水平的發育,他很喜歡把器物放到嘴裡咬,可以幫他減緩口腔發育給他帶來的不適,這當然也包括了咬人行為。

7、認知學習表現

寶寶在學說話時,也很喜歡把能抓到的物品放到口中,當然也包括其他小朋友的胳膊或手。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體現,似乎只有允許他這樣做才能獲得精確的了解。

延伸閱讀:嬰幼兒不良行為 家長確實教育

延伸閱讀:孩子說謊行為父母智慧化解

媽媽育兒百科發表。未經同意,嚴禁轉載。